
惠州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它作為粵菜的菜系組合之五,也作為東江流域人們一向引以為榮的驕傲,已成為東江文化特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惠州自隋代設循州府以后,一直是“嶺南名都”“粵菜重鎮”,其歷史文化在省內外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近代以來,惠州又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因此,惠州在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傳統民間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其內容之豐富,而又多姿多彩;各種風味兼容并蓄,應有盡有。惠州的發展史和其特殊的地域條件,形成了惠州民間傳統的風俗文化與飲食習慣。應其地理位置來分析:一是古代的北方軍旅流落定居,客家人南遷循州一帶;二是惠州又處于粵東中南部,恰好是廣東三大方言語系(粵、客、閩南)的夾縫之間,惠州深受三大語系的影響,使惠州風俗文化和飲食習慣形成了一種“兼容并蓄、風姿獨異”的特征。
東江菜以惠州菜為代表,它與潮菜、粵菜并稱為廣東三大菜系。傳統的東江菜偏重于“肥、咸、熟、香”,具有下油重,口味偏咸,用的醬料較為簡單,一般用生蔥熟蒜、香菜調味,極少添加甚至不加過重過濃的佐料。但東江菜主料突出,喜用三烏,很少用菜蔬,河鮮海產也不多用。這與東江人以往的生活水平與風俗習慣有著極大的關聯。惠州人勤勞耕作,勞動強度較大,平時一般很少葷食,而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饑。再者,客家人有勤儉的習慣,菜咸即節儉又可增加體內的鹽份,加之東江惠州一帶產品,所以,即經濟又實惠。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東江菜也在不斷的創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注重“原汗原味、美味可口、回味無窮”。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選料講究本地家養粗種的食物,沒有任何污染的本地家禽與菜蔬,這與惠州一帶保持生態環境良好,有著重要的關系;二是烹調方法多采用、煮、煲、蒸、燴和燉等居多,即保持原有的香味,又使人口感舒適,還不會輕易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和纖維組織。
隨著飲食文化的不斷發展,當今的東江美食也逐步趨于完善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東江菜也開始更具有內涵的文化品味,全國各大中城市乃至東南亞地區,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都喜歡品嘗獨樹一幟的東江菜。下面介紹幾個富有東江風味的東江菜。
惠州著名食肆
豐湖大酒店:惠州市鵝嶺北路28號二樓2123456轉餐飲部包房裝修文化品味高,環境優雅,服務一流,菜肴制作精美以粵菜為主,突出客家風味,“紅子雞”倍受歡迎
桃花溪大酒店:惠州市下角東路文化中心旁2218333轉營業部桃花溪風味食街,經營各式風味小吃,獨具風格,鄉村格調,裝修具有客家民居風情
湯泉酒店:惠州市湯泉風景區22909002290901秘制東江鹽焗雞、東江釀豆腐、梅菜扣肉等具惠州特色菜,更有裴翠鉆石,蘿卜板等風味小吃
南方大酒店:惠州市鵝嶺北路12號2樓2277888轉中餐部不辭梯山求異品更繞航海獲奇珍佳肴美酒在南方
君豪東海漁村:惠州市下角東路2228899以潮菜為主,港人經營管理,環境高雅,菜式齊全,制作精美,海鮮制作,深受歡迎
大食王酒家:惠州市下埔海燕賓館二樓2106817主要以客家菜為主,豐儉由人,價廉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