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湖船菜
流行于民國時期,為嘉興南湖游船之特色菜看。以八大碗八小碗為正宗,亦有八小碗六大碗或六大碗六小碗、四大碗四小碗等規格。用料以蟹粉、蟹黃、河蝦等有南湖特色的時鮮為主,烹調考究,冷盤尤佳。近人徐坷為文說:“船菜為禾中畫肪特殊之撰”,“春秋佳日,肆筵設席,絲竹清音,山水真趣,皆得之矣。”抗戰時游船廢,船菜消失。參見本志《名勝古跡與旅游》篇。
觀潮船菜
民國期間,海寧觀潮季節最流行,其菜看較之南湖船菜更具鄉土特色。計有炒蝦仁、紅燒鰻、粉皮鯽魚、水晶蹄(或金銀蹄)、小白菜芋艿、咸菜豆瓣泥、菱燒豆腐、芙蓉蛋湯等。
乳腐肉
乳腐肉是嘉興傳統名菜,數吳震懋飯店出品的為佳。該飯店創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距今近百載。乳腐肉取夾心豬肉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鹵、紅曲粉、黃酒等輔料。先以大鍋燒煮,再盛碗放入蒸籠,用文火續蒸。肉質酥糯,香味濃郁。乳腐肉香功獨佳,深受群眾喜愛。昔日,上海、蘇南等地旅客來嘉,自己品味之后,總要帶回一些饋送親朋或全家共享。
1958年以后,因網點遷撤等原因,乳腐肉在飲食業中消失。
二錦餡
民國時期為嘉興吳震懋傳統特色菜肴之一。用肉嵌油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加雞湯、火腿片、冬筍、糖、酒等佐料,用棉紙封罐,上蒸籠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湯可下飯。據傳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興籍京官中。80年代曾試圖恢復,似風味尚未達到歷史水平。
甪里鳥臘
海鹽澈浦、甪里堰飲食店歷來有野味供應。現以黃鶉、花雞最為著名,俗稱“鳥臘”。尤以黃鶉味最鮮美。
烹調的方法有二。一種是野味切塊,輔以少量筍丁生炒,不失野味鮮美本色,宜于現炒現吃。一種是醬炙,佐料有紅糖,茴香、紅醬油、料酒,用原湯燒制約一刻即成,色香味俱佳,且便于攜帶,來南北湖旅游者,品味之余,常攜回饋送親友。
按:境內古代沿海多灘涂、山林,平原多沼澤,鳥雀過剩,人捕以佐味,平湖屠墳秋鳥、嘉善陶莊及嘉興王店馬瞳田雀有名;清后期王江徑孫家的咸菜凍麻雀成為名萊。現由于生態變化,有識之士已提出應對鳥類加強保護。
茶酒
舊時茶館遍布城鄉,是市民和農民休憩聚會場所。他們在這里一面喝茶會熟人,一面聽社會新聞和經濟信息,“領市面”。有些農民將出售的農副產品置于店前。有些茶館外圍是茶室,里面常聚賭。除喝茶外,尚有人在此下棋、斗鳥、看相、算命、賣唱等,也有人在此談生意,調解糾紛。舊時一般糾紛,往往到茶館由地方頭面人物主持解決,即前述“吃講茶”。建國后嚴禁賭博,茶館之賭臺匿跡,但近年賭風又有復燃之勢。l985年全市茶館達18l家。近幾年嘉興城區賓館、酒家開設早茶,農民和城鎮退休職工仍喜歡老式茶館。參見本志《商業供銷合作》篇。
城市居民大多喜飲綠茶,農民、手工業勞動者喜飲紅茶。民間也有不少自制茶,如以飯糍炒焦沖入開水為“飯檄茶”,取嫩竹葉芯泡茶為“竹芯湯”,以杭白菊泡茶為“菊花茶”。酒有黃酒、燒酒、啤酒、米酒等。主要飲黃酒,米酒為農家自釀自用,稱“甜白酒”,口味香甜醇厚。80年代以來,也有的以雪碧、可口可樂等飲料代酒。
民國時期,人多飲紹酒。酒店十有八九經營紹興黃酒,俗稱“紹酒店”,有些酒店備有座位,售豆腐干、五香豆等,供客在堂飲酒。80年代以來,飲食業驟興,個體經營者甚多,供應酒萊面飯。也有集體、國營經營的裝潢趨向豪華,稱“酒家”,不叫飯店,飯店反成為旅館的別稱。酒家內設酒柜、車廂座、雅室,菜肴以粵菜的生猛海鮮為號召,一席酒饌動輒數百元,為一般工薪階層所駭聞。又有以音樂歌舞侑酒者,名為“卡拉OK”。國營賓館、飯店,則以承辦結婚簇席為主。城市、鄉鎮之小酒店、飲食店,早市亦供應酒菜,因傳統有飲早酒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