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最正宗的蒙古族和藏族的特色飲食,如高原牧民的全羊、手抓羊肉、糌粑、奶茶等等,如果趕上每年夏秋的牛奶生產旺季還會有達拉、曲拉、酸奶等美食,包你大快朵頤。
內地游客在海西州享用烤肉、酥油茶時,切忌過量,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奶茶酸奶
如果是在牧民的帳房里聽藝人唱述格薩爾王的故事,熱情的主人會給你端上一碗濃濃的奶茶,請你一邊品茶一邊欣賞唱述史詩,那會使人感到更加有滋有味,馨香醉人。
當然,牧民并非只是在聽格薩爾時才招待奶茶。在青海牧區,只要有人走近帳房,主人就會主動打招呼:“確得毛”(藏語“你好”)。然后熱情地歡迎到帳房內做客。待你坐穩,就有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奶茶端到你面前。
酥油糌粑
糌粑”是藏語,意思就是炒面。青海過去主產青裸。這種植物耐寒耐旱,適宜高原氣候。磨出來的面比小麥面黑,但充饑方面遠勝小麥面。當地群眾把青棵炒熟后,在石磨上磨為粗面,即為炒面。藏民叫做糌粑。
糌粑的優點是可以長期貯用,不易發霉,而且只要有水,無火也可食用。在山野之間,有時可以就著泉水、積雪吃。農村的一些小孩到山泉邊,一人在上游將捏成團的炒面放在水里,順流而下,一人在下邊幾步遠的地方等候,一口連面帶水吸入,叫做“下炒面嘎兒”。“嘎兒”就是小面團之意。
平常食用時,碗中盛好奶茶,上邊再放上糌粑、酥油、曲拉(牛奶分離出后的于渣)以及白糖等,然用拌勻,捏成小團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