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知名特色美食推薦道滘裹蒸粽道滘裹蒸粽用料講究,選用上等咸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配制,再用泡軟洗凈的上好青竹棕葉包好。
道滘裹蒸粽
道滘裹蒸粽用料講究,選用上等咸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配制,再用泡軟洗凈的上好青竹棕葉包好,綁上東莞咸草,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數小時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中堂槎滘魚包
魚包,顧名思義,由魚肉做成的表皮包住餡料而成。槎滘魚包為水鄉中堂著名的傳統美食,距今有七八十的歷史。起初由增城新塘沙村一食家創制,據說其在品嘗順德名吃魚皮角時認為皮太厚,影響內餡的味道,便在魚皮角的基礎上加工做成早期的魚包。槎滘與新塘僅一河之隔,兩者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一肪相承,新塘魚包的制法很快便傳至槎滘,而當時槎滘"蘇記酒樓"的廚師又在新塘魚包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創制成造型奇美、皮薄餡靚、爽滑鮮嫩、口感極佳的槎滘魚包。
道滘肉丸粥
道滘肉丸小巧玲瓏,每粒直徑為2厘米左右,可謂貴精不貴大,細小的肉丸每粒都可以隨一匙粥入口。用這種名聲響當當的肉丸煮出來的粥,經過徹夜煎熬,稀爛稠糊,香味純粹,口感豐富。當和著米粥咀嚼肉丸之時,肉丸爽口彈牙,粥底清潤而不奪肉香,相互彰顯其真味,更是“味”不勝收。道滘肉丸粥在嶺南粥品中占據鰲頭之位,實在是名副其實。
糖不甩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湯圓的孿生兄弟,加姜汁特別祛寒正氣。“糖不甩”做法簡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伴食。
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膩、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茅根粥
“茅根粥”為東莞特有之早點,與“魚片豬紅粥”,同為大眾早餐佳選。乃以鮮茅根、玉竹頭,扁豆,赤小豆,茯苓等,與米同熬,具清涼,去濕,降火,諸效用云。——粵人習以藥材作湯或肴,謂可宏收“預防”,“醫療”之實效,又可饜口腹之欲,一舉而數得也。諺有:“腰酸與骨痛,*豬腰煲杜仲,唔好得餐鎹。”可見一斑。食時,加鹽少許,殊清香可口,佐以油炸檜,可以果腹。
厚街瀨粉
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較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只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那本就鮮美的湯中浸上了燒鵝的香味,更是美味誘人。
厚街臘腸
厚街臘腸可分為花腸、鴨肝腸、豬肝腸等幾種。厚街臘腸用料嚴格,制作講究,質鮮、香醇、爽脆。
厚街臘腸除了純肉的常見品種,還有白油腸、鴨肝腸、豬肝腸等等,都很有特色。
厚街臘腸選用新鮮腸衣,優質后臀肉,配以上等汾酒,純黃豆生抽、白砂糖及食鹽(絕不含味精),肉經剔筋剁碎、配料、灌腸、插扎、分節、晾曬、烘干等工序,制成色、香、味、形獨具特色的厚街臘腸。貯放臘腸,如放冰箱內,通常可保存鮮味3個月左右。
道滘缽頭禾蟲
將肥美禾蟲洗凈,放入陶制缽頭內,加適量蒜茸、精鹽、生油、雞蛋搗勻,使禾蟲成膏狀,蒸熟后以文火烤至微黃,撒上胡椒粉,香氣四溢,營養豐富。
道滘禾花鯉
霜降前后,內河繁殖的鯉魚因食了禾花、禾穗和谷粒特別肥美,名曰“禾花鯉”。制時將鯉魚煎成桔皮黃色加生姜、蔥條、蒜子放入沙煲內煲熟,鮮美可口。
中堂槎滘魚絲面
中堂槎滘魚絲面由魚肉團壓薄成片后,切成約十公分的面條狀、放進清開水中煮1-2分鐘撈起,另配好冬菇絲、韭黃、蔥花等,加上用鱗魚、雞話豬骨頭熬成的湯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