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
從南靖、平和到華安、長泰,形成一條柑桔帶,年總產量在15000噸以上。柑桔中最好的品種是漳州蘆柑。明代凌登名在《榕城隨筆》中說:“漳南產柑桔,其種不一,而顆皆碩大,蘆柑為最。”漳州蘆柑為扁圓形,橙黃色,果皮易剝離,瓤瓣大,汁甜香,確是柑桔中的佳品。主要產地有長泰的巖溪鄉,平和的坂仔鄉、南靖的三千山、華發的沙建鄉,年產量可達1500多噸。1986年,長泰蘆柑被國務院農牧漁業部評為全國優質果品。
龍眼
龍眼是我國南方的特產果品,俗稱桂元。其鮮果風味雋美,且營養豐富,含有較高的糖分和多種維生素等。桂元干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的功效,可作為治療病后虛弱、產后血虧等癥的佳品。維生素K可使微血管再生,毛發濃黑。在現代,龍眼除了直接入藥或作為補品外,也廣泛用于制藥工業,生產多種中成藥制品。龍眼還可加工成糖水龍眼罐頭、桂元肉、龍眼膏等,歷來是市場上暢銷品,龍眼樹的木材質地堅實,紋理細致優美,并呈天然的紫紅色,是工藝雕刻的上等材料,還可制作名貴家具以及供造船、建筑之用。果核含淀粉70%以上,可釀灑和制造高級活性碳與糊精。龍眼花期長,花數多,富含花蜜,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香蕉
九龍江沿岸形成了一條香蕉帶,還繼續向沿海和山區發展。薌城天寶鎮,是著名的“天寶香蕉”出產地,這里是九龍江西溪的于積層,土層厚而肥沃,又有天寶大山擋住寒流,霜期極短,種植香蕉得天獨厚。主要品種為“臺蕉”和“度蕉”。度蕉栽培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從印度引入的,也叫天寶本地蕉;臺蕉是60年前從臺灣移栽的。天寶香蕉以其皮薄、味甜、質甜、肉軟、無芯等特色聞名于世。這兒方圓十里都是連片的香蕉園,有“十里香蕉”的美稱。鎮附近有一“望蕉亭”,是1958年為華僑觀蕉而建立的,站在亭上,可盡情欣賞蕉海的美景。
柚子
品質較好的有華安的“坪山柚”和“文旦柚”,它們與廣西的“沙田柚”和泰國的“暹羅柚”并稱為世界四大名柚,具有果實大、果肉柔嬾、果汁多,酸甜適度等特點。主要產地在沙建一帶。
坪山柚和文旦柚在華安栽培歷史悠久,舊時會被列為獻給皇帝的貢品。相傳很久以前九龍江北溪黃棗坪山村住著一個呂氏孤兒,他勤勞樸實,喜愛栽花種果。喜鵲感其人品,吐珠為苗,到中秋時,結出碩大果實,香味勝似桂花,呂氏便名之為“坪山桂花柚”。文旦柚傳說是一戲班一個姓文的小旦所種,所以叫“文旦”。由于過去多從廈門出口,海外又稱之為“廈門文旦”。另有一生種琯溪蜜柚也很著名。琯溪蜜柚是平和縣的傳統名果,在18世紀清乾隆年間,被朝廷列為貢品。1982年在廣西南寧召開的“全國名果鑒賞會”上,它以皮薄果大、汁多核小、肉白味佳,名列前茅。最大的一顆重四公斤。但它的成熟季節不在中秋,而是在十一月份。為發展這種傳統名果,1984年國務院農牧漁業部、省農業廳與平和縣共同投資聯辦“蜜柚、夏橙示范場”。
云霄枇杷
云霄枇杷種植有較長的歷史,歷來產品多以鮮果及藥用干葉為主。近年來,云霄縣引進以“解放鐘”與日本“森尾早生”雜交選育而成的新品種“早鐘6號”枇杷,集中了父本早熟、優質、果大等特點,還能比一般品種提早15至30天成熟,每年元宵佳節即可上市,此品種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紅色,肉質細嫩,香氣濃郁,甜質多、酸味少等優點,1992年被省有關部門評定為“枇杷更新換代優良品種”。此外,云霄枇杷種植還有解放鐘種、大鐘種、紅肉長種、紅肉圓種、溫州種、莆田種、下坂土圓種、鴨蛋本種、大紅袍種、軟條白紗種等等,堪謂種類繁多,產量豐富,馳譽大江南北乃至海外,成為云霄水果品種之首。
石碼五香
石碼五香是龍海傳統名小吃。長期以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必備鹵面,配以五香條來招待親朋好友,這已成了石碼的傳統民俗。石碼五香的主要原料是:豬瘦肉、淀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具體做法是:先把豬瘦肉切成小塊,加上適量淀粉、蔥花、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用適量的水調研成餡,以豆腐衣為外皮,裹成直徑約2至3厘米的長條狀的“五香生坯”。食用時,先在油鍋中放入適量油,中火至油五成熱后,放入“五香生坯”炸3—5分鐘,待五香條成金黃色浮上后,即可取出,切成若干小段,配上蕃茄汁或辣椒醬、酸蘿卜片等,趁熱食之,外酥內嫩、醇香可口、回味無窮。
漳浦對蝦
漳浦科研人員首先在縣對蝦基地培育對蝦苗,獲得了成功。近年來漳浦對蝦育苗和生產又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設在舊鎮灣的漳浦縣水產開發中心,又新建了14個標準的對蝦育苗池,育苗水體達5000立方米,一躍而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對蝦育苗基地。佛曇鎮的石埕村,還大面積試養雙季對蝦(旱季養東方對蝦,晚季養長毛對蝦),獲得成功。現在漳浦縣正向全國養蝦先進縣邁進。
六鰲紫菜
紫菜,歷來被人們視為海味珍品,它是一種味美而營養豐富的海洋食用藻類,具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等功效。宋朝時,六鰲紫菜已列為貢品,清末民初,曾出口東南亞。六鰲紫菜大規模的人工養殖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養殖模式從支柱式——半浮動筏式——全浮動筏式的養殖方式。附苗材料從竹簾——塑料繩——竹片的轉換過程。目前,全鎮開發紫菜養殖面積1.2萬畝,年創產值3000萬元,成為該鎮水產養殖特色產品,榮獲綠色食品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