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小吃花樣多,比較有名的小吃有:
1、洋芋攪團:用特制的杏樹、樺樹、梨樹、核桃樹做的木槽。將煮熟去皮的洋芋砸成泥狀,相當于南方的糯米糍粑。必須是甘肅武都特有的高淀粉洋芋。湯汁是武都特制的醋加武都安化辣椒、武都大紅袍花椒粉做成。
2、玉米面面魚:將玉米面在大鐵鍋中攪成糊狀。煮熟。用特制的勺子做出。醋辣湯汁或武都酸菜湯。
3、米皮:武都兩水漢王大米,浸泡,打漿。在特制的木板籠床上蒸熟。湯汁與餃團同。可以加蒜泥。
4、面皮:小麥粉洗成面汁。用鐵皮蒸盤。
5、酸菜面片:武都酸菜。解熱祛暑的效果極佳。手搟面片。
6、豆花子酸菜面:剛剛點出的清香豆花。面條可以多樣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搟面。蕎面。玉米面。小麥面。雜面。
7、蕎粉:武都特產山蕎。用蕎麥貞子洗面汁。煮熟。凝固。湯汁和洋芋餃團同。
8、雞蛋面茶:武都茶葉炒熟。泡成茶水。加熟面粉。在特制的陶罐中煮熟。加入炒好的土雞蛋。
9、炕包(子):包子在平底鍋中炕熟。
10、蕎面葉子:蕎面攤成荷葉一樣薄餅。加洋芋絲、青椒絲炒吃。
11、地軟耳包子:春秋季節的大地上,一種黑紫色的柔軟的菌類。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種素食。味道特好。
12、麥仁酒:新麥去皮。煮熟。裝缸。加特制酒酢發酵。清香。能上頭。解暑,保健,利尿。
13、蕎面、苞谷面餃團:糊狀,煮熟。置于瓷盆,降溫,凝固。切片與酸菜湯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14、洋芋絲餅餅:主要由洋芋絲加適量面粉和花椒粉、細鹽、老蔥絲,在平底鍋中煎熟。厚度1—3厘米
15、武都泡菜:特制的罐子。農歷六月六的山泉水。青鹽。武都花椒。調料粉。洋姜,蘿卜、胡蘿卜,卷心菜,豇豆等入內。特別酸的有滋味。
16、韭菜扁食:新鮮的韭菜切碎。加香椿絲。包成混沌一樣。黃花菜木耳湯。素食。
17、鍋盔:西和、宕昌、武都風格不同
18、豆花子:加洋芋粉汁
19、肉夾饃:在特制砂鍋中煮爛的豬肉,在特制的樺樹菜墩上剁細,夾進火烤饃中。早起吃一個足夠上半天的能量補充。
20、烤羊肉串:用武都山羊肉烤制。
21、烤雞肉串:用隴南山區的土雞肉烤制。
22、燒烤香腸:農家自制的豬肉香腸,吃時在菜油中炸一下。
23、燒烤嫩玉米:陽歷4月就開始了。剛剛摘下來的嫩玉米,或者帶著青嫩的葉子。也有煮熟的。
24、武都臭豆腐:豆腐塊加酒料,加辣椒、花椒粉腌制。吃時夾進蒸饃中,特香。
25、麻辣洋芋粉:洋芋粉是當地洋芋加工的寬粉,質量一等。加海帶絲和綠色蔬菜。湯汁加花椒粉和武都安化辣椒粉。老蔥也好。
26、雞湯刀削面:雞湯中加入黃花菜、花椒粉、老蔥絲、蒜苗,刀削面是正宗山西派式。恰似銀魚翻浪花。
27、橄欖油拌洋芋:煮熟的紫皮洋芋,去皮后,在大碗中剁細,加入少量橄欖油。因為橄欖油是武都特產,價格貴,在外地這就有些奢侈了。
28、嫩玉米面餅:嫩玉米壓成汁,加適量小麥面粉做成。
29、煎餅卷青椒洋芋絲:青椒炒洋芋絲。小麥面煎餅卷起來。
30、面果丸子:小麥面粉加雞蛋加水攪成糊狀。用筷子夾成小團在清油中炸熟。
32、武都酸菜湯: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莖葉、野生銀鈣菜、苦戈菜腌制。發酵好時,菜脆而味酸。中藥上全部屬于解毒、清熱、消暑類型,做湯時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蔥絲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絲。還可以加面粉做成酸菜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