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地處淮河流域,宿州菜是安徽菜沿淮風味的集大成者;詹瞬坏扔诎不詹,僅僅指徽州菜。那里優質豐富的特產資源、講究菜品原料本味的特點,相得益彰。只有產自黑龍潭的肥王魚,加上獨特的烹飪技巧,使宿州的奶汁肥王魚成為其中不可多得的菜品,而符離集燒雞更將宿州風味的高深烹飪技法表現地淋漓盡致。品過大菜之后,再品碭山酥梨和蕭縣葡萄,清新爽口,不僅有利于健康,而且更襯出大菜的美味。
在宿州你可以去當地的街邊的小餐館大拍檔,也可以去汴河中路、淮海中路附近的大酒樓,雖檔次不同,卻也能品味到地地道道的沿淮風味,安徽沿淮風味以蚌埠、宿州、阜陽等地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風味有質樸、酥脆,咸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于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魚”、“香炸琵琶蝦”,“魚咬羊”、“老蚌懷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
推薦名點:符離集燒雞、奶汁肥王魚、蘄縣馬蹄燒餅、澮河鯉魚。
宿州美食小吃推薦
符離集燒雞
聞名中外的符離集燒雞,產于本市北30里位于京滬鐵路大動脈上的符離鎮。已有80多年的制作歷史,它以獨特的風味,享譽遐邇。符離集燒雞的制作工藝十分精細。選本地當年肥健壯麻雞,且以公雞為良。宰殺前需飲清水并洗凈雞身,然后“別”好晾干用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種名貴香料,放在保留數十年的陳年老湯手里,先用猛高溫鹵煮,再經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時方可撈出。這樣制作出來的燒雞,香氣撲鼻,色佳味美,肉質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而絲連,骨酥,嚼之即碎,有余香,如在出鍋后趁熱,輕輕提起雞腿一抖,雞肉便會全部脫落而明架相連。
蘄縣馬蹄酥燒餅
提起蘄縣金黃圓美、香酥可口的馬蹄酥燒餅,可謂遠近聞名。但其背后的一段故事卻鮮為人知。
公元209年,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在蘄縣大澤鄉揭竿而起,向秦王朝發起進攻。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后,首先攻克的縣城就是蘄縣。隨后陳勝將軍指揮起義軍,鏟除惡霸,向百姓開倉放糧,使受盡折磨的窮苦百姓才得以生存、解放,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園。為徹底推翻秦王暴政,陳勝整頓義軍,被以軍推舉為王,老百姓也紛紛加入義軍。在陳勝率領近三千人的義軍,準備西征推翻秦王朝的時候,百姓也紛紛從家里提來雞蛋,宰殺了豬、羊送給陳勝王及義軍。這時候從人群中擠出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翁,手捧一摞燒餅,走到陳勝王跟前說:“陳將軍,我這燒餅是用豆秸火燒烤,用驢油、黑芝麻、大白面做成的,吃起來香酥可口,您就收下這摞燒餅,留做沿途充饑吧。”此時,陳勝在馬背上雙手抱拳,感謝老人家,推脫不要。言畢,一提馬韁繩上路,結果韁繩把老者的一摞燒餅碰掉一只,正好被剛抬起的馬蹄踏得爛碎。陳勝急忙跳下馬來,向老者致歉,并風趣的說:“哎呀,真對不起大爺,你的燒餅真酥,看,和我的馬蹄一樣大小呢!”從此蘄縣馬蹄酥燒餅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