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飲食口味普遍比較偏重,除了常見的各樣菜色和山西面食外,還有一些具有當地獨特風味的小吃,其中以飄抿曲和平定豆葉菜等最有特色。
陽泉美食小吃推薦
黑豆葉菜
每到秋后,平定一帶百姓就開始了每年的過冬準備。先將豆枝青葉采回,放在通風處自然干燥,再將豆青葉切成細絲。然后用開水汆透,再用涼水過涼,放入大筐內,菜上壓一塊大案板,板上放石頭,將豆青葉的水分擠壓凈。將擠凈水分的豆青葉放入甕里搗實,裝滿后壓一塊大石頭。最后添入清水、米湯進行漚制。
腌制好的豆葉菜既可用于炒菜、又可澆湯煮飯,而且還有大涼敗火、解渴消炎等藥用價值。
陽泉飄抿曲
陽泉名吃中以陽泉飄抿曲最為著名。飄抿曲,亦稱小河撈,大約從明朝開始風行于陽泉。它是以綠豆摻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經特制抿曲床壓制而成。煮熟后撈入各種調料配制成的湯汁中即可飄起。它長如掛面,細如毛粉,清香利口,鮮味撲鼻,富有營養,風味別致,還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曾在《小河撈記》中贊美它的美味,至今抿曲仍香飄山城。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區民間的主要家常面食。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沒有那好菜飯,只有莜面栲栳栳,還有那山藥蛋”,生動地描述出山區人民的食俗風情。
莜面的原糧叫“莜麥”,也稱“燕麥”、“玉麥”,已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沁源縣首屈一指的粗糧品種。它不僅有耐饑抗寒、保肝、保腎,造血及增強免疫力之作用,而且還有強體、健腦、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莜面”可制作的花色品種很多,“栲栳栳”是其代表。
制法:一和面,二搭卷,三火候。和面必須沸滾開水,稍晾揉成光滑面團;趁熱搓條、揪塊,放在光凈的石板上,用手掌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勻的長片兒,接著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圓筒形,一個挨一個整齊地排立在蒸籠上,象蜂窩一樣,蒸10分鐘即熟。蒸時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窩窩”不熟,過火“栳栳”軟攤,食之無筋,味欠色減。
北嶺牌食醋
由陽泉市釀造總廠生產,采用高壓蒸煮、大池發酵、機械移醅等工藝,并形成了老陳醋、米醋、熏醋、蒜醋產品系列。其中保鍵療效型系列陳醋榮獲1996年第五屆中國專利新技術產品博覽會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