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歷史已有4000多年,約4000年前原始社會末期,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在現淮北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那么淮北有什么特產?淮北特產有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淮北特產。
淮北特產:
1.口子酒
口子酒是我國眾多醇酒中的名星,它以“清澈似玉露,濃馨勝芝蘭”甘美沁人心脾,入口味綿延”的獨特風格稱譽酒林,歷史上有中名馳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譽。口子酒的釀造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春秋魯桓公15年(公元697年),宋襄公多次獻血盟會諸侯,飲的就是當地酒。南宋、金、元朝代,口子酒大量生產。
2.臨渙包瓜
久負盛名的臨渙醬培包瓜,系濉溪縣臨渙醬品廠生產的傳統名菜,有百余年歷史。臨渙包瓜系選用優良的包瓜(原名女兒瓜)精制而成。包瓜春季播種,6月底7月初采搞活,篩選1至1.5市斤豐滿滑潤、老嫩適中的鮮瓜,隨采摘隨加工,不過夜,以保持瓜的鮮度和脆嫩。制作時將鮮瓜切蓋去瓤,人缸初腌,日曬夜露30余天后復醬(一層瓜一層甜醬),培40天后制作成琥珀色的瓜殼待用。然后將加工好的醬杏仁、醬花生仁、醬黃瓜、醬品蘭、醬苔、醬生姜、醬培瓜、咸豆角、石花菜、陳皮等10余種優質醬菜配料切碎調配,裝人醬培成熟的瓜殼內,蓋上瓜蓋其成品色澤光亮,脆嫩清香,人口清爽,咸甜適度,醬味濃郁,南北皆宜。
3.黃里石榴
黃里石榴是濉溪縣久負盛名的上特產,產于縣境北部的黃里鄉,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間,大夫吳夢春所著《隨年》一書,記載黃里石榴“顏色鮮羌氣味芬芳。粒大籽軟,汁甘而濃”民國年間,遠銷南京、上海等地。黃里石榴品種繁多,有瑪瑤籽、軟籽、青皮糙、滿園香、笨石榴等。
4.留香閣毛筆
淮北市留香閣毛筆廠生產的毛筆,選料精良,制作精細,剛柔適度,有200多個品種,屬宣筆。留香閣在發掘傳統制筆工藝的基礎上,既保持宣筆的特點,叉博取眾長,吸收湖筆取鋒的長處,獨創了自己的風格生產出一批獨具特色的高檔精品。留香閣的產品不僅保持了毛筆特有的尖、圓、齊、健、剛柔兼得、毛純耐用的優點,而且鋒長、鋒清。體瘦;含墨量大,用起來揮灑自如,潑墨,凝重,可致“鐵線中鋒”的妙趣。其中舞鶴游天、墨龍戲海、蝶壽、紫竹軒等品種,經我國著名書畫家文“海粟、舒同、李苦禪賴少其、費新我等試筆,一致稱道得心應手,揮灑自如,紛紛留墨贊譽。日本著名書畫家加藤豐翠、柴田木石等人也給予很高評價。
5、黃里笆斗杏
黃里杏品種有水白杏、面杏、關公臉等,其中最好的當屬笆斗杏,因其形狀似笆斗而得名。此品種系由技師丁仰齋于民國初年嫁接培育而成。其特點是個頭大,產量高,果皮光滑,色紅黃,肉質厚,酸甜適口。
6、土型西瓜
產于濉溪縣土型,聞名淮海地區,風銷淮北。徐州、蚌埠等地。該瓜品質優良,皮薄肉厚,脆嫩多汁。清香爽口,甘甜文“蜜。熟透之瓜,刀劃其皮,自動裂開,瓜瓤突起,不可復合。品種有青核杉1紋、手中條、大毛秧、季子灰等。主要品種是青核桃紋,屬中熟種,果型較大,為橢圓形;皮青綠色,有細網紋,厚約1厘米;瓤紅、質沙、籽黑。單瓜重約20斤,大的30余斤,畝產4000斤左右,最高達7000斤,每年栽培面積約300畝。
7、大莊葡萄
段園鎮地處黃淮大平原,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氣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勢平坦,自然條件優越,特別適宜林果種植。境內的大莊葡萄栽植已有300余年的歷史,素有“大莊葡萄碭山梨”之說,為保護其品牌,已對大莊葡萄進行了注冊登記,每年一度的“大莊葡萄采摘月”活動更使大莊葡萄名聲大噪。
8、宿半夏
我市濉溪縣的名特產品,不僅是藥湯劑的原料,也是部分中成藥品丸劑和露劑的主要成分之一。畝產4000斤左右,最高達7000斤,每年栽培面積約3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