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尾羊是甘肅的一個優良地方品種,它以體大、尾大、肉多、油多、肉質鮮美而名傳天下,也是國內外一個優質的肉脂兼用羊品種。
▽蘭州大尾羊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清朝同治年間,有個姓楊的鐵匠,從陜西運來幾只同州羊,在蘭州市城關區拱星墩蘇家喂養,與當地吊尾巴羊(蒙古羊)雜交,想把當地吊尾巴羊改造成象同州羊一樣個體大、尾巴長的優良品種。
在選種配種中,他們講究選擇全身純白、頸無肉鈴、鼻梁隆起、耳大、眼明帶紅眼圈、體大、尾大平展方圓、肉多、油大的大尾羊種,經五代重復地交配,不斷產生變異,并經過風土馴化,歷時一百多年而定型。
▽蘭州大尾羊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蘭州大尾羊的外貌特征是:頭中等大,公母均無角,口部寬大,鼻梁稍隆起,眼大有神,耳大略向前垂,頸粗而長,胸部寬圓,肋骨開張良好,胸深接近體高的二分之一,背腰較平直,臀部略傾斜,十字部略高于鬐甲部,四肢相對較長,整個體型呈長方形。
脂尾肥大,達到或超過正節,尾有中溝,將尾分成左右對稱的兩瓣,尾尖向外翻,尾芯小嵌入中溝被毛純白。個體是當地綿羊中較大的一種,深為人們所喜愛。其突出優良性能是:性情溫順,耐粗飼,能充分利用菜葉、樹葉、殘次瓜果、農副加工副產品和殘湯剩飯等喂養。
生長發育快,早熟性能良好,易于屯肥,屠宰率和凈肉率高。一般成年公羊體重七十五公斤,體高七十厘米,體長七十三厘米。成年母羊體重六十二公斤,體高六十四厘米,體長六十七厘米。
成年公羊尾長三十四點八厘米,尾寬二十五點五厘米,尾厚十一點五厘米。成年母羊尾長二十七點六厘米,尾寬十九點三厘米,尾厚七點三厘米。成年羯羊和十月齡羔羊,內臟油重分別是蒙古羊的三點王和三點一倍。
成年羊的屠宰率可達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比同齡蒙古羊高百分之七點零六。凈肉占屠宰活重的百分之四十點五一。肉脂生產性能好,肉脂率高。而且肉質鮮美,膻味不大,肉中含脂,肥瘦相間,深受當地各族人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