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北的滄州,在人們心目中并不陌生:這里曾是宋代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發配的地方;滄州“金剛怒目”式的鐵獅子更是赫赫有名。但是,滄州的特產——御河春酒很多人并不知曉。
▽御河春酒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據清朝才子紀曉嵐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視時,乘船經運河南下,在滄州下船休息,地方官獻上當地很有名氣的“麻姑”酒,乾隆喝后對此酒備加贊賞,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酒失傳了。
1980年,滄州酒廠根據《閱微草堂筆記》記載,經過反復試制,終于釀出當年的“麻姑”酒。運河古稱御河,從隋煬帝到乾隆帝都乘船行于運河,加之古人常稱酒為“春”,所以把“麻姑”酒改名為御河春酒。
這種酒屬麩曲香型白酒,無色透明,馥香濃郁,入口綿軟,醇甜味精,回香悠長。
▽御河春酒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古代的“麻姑”酒,是采用優質高粱,取運河中的水,在泥池發酵釀制的。今天的御河春酒也選用優質高粱,經過清蒸混入,發酵48天,然后將成品酒入庫,分級存放,精心勾兌,貯存半年后出廠。
1980年,這個廠建立起全面質量管理機構,制定了質量標準和質量管理措施,嚴格控制,使酒的質量穩步提高。1982年,御河春酒被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在市場上很受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