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川鎮出名的“熱白豆腐”,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當地人們吃這個傳統風味小吃時,總是習慣地談起一段有趣的故事。
▽熱白豆腐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據傳說,洧川南邊有個小魯村,村里住著一位關老漢,他膝下兩子,大的關福,為人刁滑,好吃懶做;二的關力,為人忠厚,勤勞持重。大概在清嘉慶二十年間,關老漢染疾身亡,撇下兄弟二人生活。
關福整日游游逛逛,不勞而食關力每天給人放牛,掙點糧食養活哥哥。春去冬來,眼看父親留下的一點家業就要被關福揮霍光了,關力十分著急。他對關福說:“哥哥,咱得趕緊想個辦法,不然往后的日子可咋過呀?”關福滿不在乎地說:“車到山前自有路,活人能叫尿憋死?!”關力無奈,只得求助鄰居借了些錢,開了個豆腐坊,學著賣豆腐。
關力心靈手巧,做的豆腐十分好吃,加上為人厚道,生意越來越好。關福看弟弟掙了錢便對關力說:“弟呀,你能下力,我會算帳,這個家我當著吧!”關力是個老實人,再說親哥哥提出來咋好推說不中,于是,豆腐生意的大權便握在關福手中。
轉眼三年過去了,關力起早扒黑,掙了許多錢,家里蓋了房,置了地。關福成了掌柜,還娶了老婆,而關力卻是干活不少,仍是缺吃少穿。又是三年過去了。靠關力賣豆腐賺的錢,又蓋起了樓房,拴上了騾子大馬。
就在這年冬天,關力起早出外賣豆腐,不小心掉進了雪窟窿把腿摔壞了。心毒手辣的關福見弟弟殘廢不能再掙錢了,便提出與弟弟分家。條件是你再磨個豆腐,如果能用麻線提起來,全部家產歸你,否則那就請你出去。
關力對哥哥這種獨霸家產的行為十分不滿,便沖哥哥說:“你說話可算數?”關福一拍胸膛:“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空口無憑,立字為據。”關力生氣地說。關福暗想:“麻線拴豆腐——提不起來”這話都唸叨千百年了,你關力能有多大本事。
所以,馬上拿出紙硯筆墨,立了字據。一天、兩天過去了,關力費了不少腦筋,磨出的豆腐都不能用麻線提起來,他氣得兩眼熱淚簌簌而下。哭著哭著竟靠著水缸睡著了。這時一位白發老人,
手持拂塵,飄然而來。老人指著漿缸對關力說:“勤勞的年輕人,你想用麻線提豆腐嗎?你就記住,鹽熬鹵水點豆腐,加上石膏對點醋。”關力大為喜悅,忙上前答禮拜謝,一覺醒來,原來是一場夢。
關力心想,剛才夢中莫非是仙翁點化,不妨試試。于是他按老人說的話如法炮制,豆腐壓出來了,比平常作出的豆腐又白又嫩,而且嫩中有硬,找來一根麻線,穿進一塊整磚那么大的豆腐,一提,果然提起來了,一點也沒爛,便提著來到哥哥房中。
關福大為震驚,一下子癱在椅子上。這就是麻線穿豆腐的由來。這以后,經關力傳授技術,洧川鎮各家各房都學會了制作硬塊豆腐的方法,一直延續至今。人們為了紀念關力,便將這種豆腐叫“關力豆腐”。
▽熱白豆腐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關力豆腐”獨特之處就是放進開水鍋里,燉不爛,熬不化,越煮越香,余味無窮。多少年來,洧川一帶都喜歡把“關力豆腐”,切成長條,用蒜汁、香油、醋、五香料加芥茉粉調拌食之;也有加作料制作熱白豆腐湯的。
不管哪一種,用筷子挑起一塊,用手晃動,豆腐條象扁擔一樣兩頭忽閃,而中間不折,吃起來豆香濃郁,味美可口,營養豐富,百吃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