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何時吃水果最好,是長久以來一直被討論的話題。很多人可能都喜歡在飯后吃水果,認為可以幫助消化,然而有些人卻選擇飯前吃水果,認為較能完整吸收水果的營養(yǎng)。究竟什么時候吃水果才最好呢?以下介紹各種關于吃水果最佳時間的誤區(qū),并一一為您破解。
誤區(qū)一:水果應該空腹時吃 X
有些人認為,若將水果和其他食物一起吃下肚,會延緩消化效率,使食物停留在胃里,發(fā)酵或腐爛,也會導致氣體及腸胃不適。然而,水果中的纖維的確會延緩胃排空的時間,但并不會造成食物變質或腐爛。
研究發(fā)現,消化系統健康的人在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時,的確會延長食物消化的時間,但不至于到讓食物在胃中變質,且基本上,胃可防止細菌生長,即使水果在胃中停留很久,也不太會腐爛。另外,延緩胃排空對減肥的人來說是件好事,因為飽足感延長,就會減少攝取更多卡路里的機會。
飯前還是飯后吃?何時才是吃水果的最佳時間? 4大誤區(qū)為你一次破解
誤區(qū)二:用餐時吃水果影響營養(yǎng)吸收 X
和說法一不同的是,有些人認為若將水果和其他食物一起吃,就不能完整吸收水果的營養(yǎng),但其實人們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我們的胃就像一個水庫,一次只釋放少量的食糜(食物被胃液溶解后的液體狀物質),讓腸子容易去消化這些食糜。
此外,小腸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也不容小覷,研究指出,腸道能吸收一天中,一般人消耗的營養(yǎng)素的2倍。所以,我們不需要特別擔心水果和食物一起吃時,會無法完整吸收營養(yǎng)。
誤區(qū)三:吃水果最佳時間是下午 X
有些人認為,下午吃水果比早上吃水果更有益健康,因為下午吃水果,讓血糖上升,進而喚醒消化系統的運作,然而目前完全沒有科學證據能證實這種說法。所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會提高血糖值,而消化系統隨時都能運作,并不會因為時間的選擇有特別影響,但如果有下午吃點心習慣的人,建議選擇水果取代不健康的零食,更有益健康。
誤區(qū)四:糖尿病患者應在用餐前后1~2小時吃水果 X
有些人相信吃水果的時間與正餐間隔1~2小時,就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常有的消化問題,然而,目前并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種說法,且這種吃法,對糖尿病患者反而更不利,因為水果中的果糖恐更易使血糖上升。
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單獨吃水果,而是與其他食物一起吃,搭配富含蛋白質、纖維或脂肪的食物會更好,因為這3類營養(yǎng)素都會讓胃更慢地將食糜釋放到小腸中。
什么時候吃水果最好呢?
飯前還是飯后吃?何時才是吃水果的最佳時間? 4大誤區(qū)為你一次破解
孟買全球醫(yī)院(Global Hospitals Mumbai)的顧問營養(yǎng)師薩默爾得帕特爾(Zamurrud Patel)博士建議,不妨在早上喝水后吃水果,空腹吃水果具有幫助身體排毒的功效,其他時段如早餐、早餐和午餐的中間或晚上,都能做為肚子餓時的小點心。
此外,餐前半小時吃些水果,可減少在正餐時暴飲暴食的機會。但建議不要在睡前2~3小時吃水果,因為水果中的糖會導致血糖飆升,讓人更有精神,影響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