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食物。它們不僅口感好,也能給人提供多種營養元素,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不過比較講究養生的人,可能就會比較關注吃水果的最佳時間,而網上關于這個的問題的爭議也非常之多。
其中就被大家常常提起的一個問題就是:水果飯前吃好,還是飯后吃好呢?以下便針對大多數人關心的護胃飲食問題做了搜集,并從營養學理論幫助大家一一厘清真相,真正吃對食物!
水果飯前還是飯后吃?通過看酸不酸、多不多汁可判斷
Q:胃食道逆流的人不能吃哪些水果?
水果是健康飲食里很重要的一環,但目前已知某些水果會使一部分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加重癥狀,特別是酸度較高的橘子、柳丁、柚子、檸檬、萊姆等柑橘類水果。不過,有些文獻也出現了不一致的結果,像是一份2017年針對伊朗成年人所做的水果蔬菜攝取量與胃食逆逆流癥關系的研究,發現食用水果和蔬菜越多,發生胃食逆逆流的風險越低,而這些研究對象的水果清單中也包含了柑橘類在內。另外,口感略帶酸味的百香果,有研究指出,不論是做為胃潰瘍的預防或正在治療胃潰瘍癥狀時都可吃。但是若從臨床營養角度來看,食用后的反應會因人而異,急性疼痛期時還是先避開比較好。
Q:水果應該飯前還是飯后吃,才不傷胃?
一般而言,只要是營養成分對人體比較不會造成刺激的中性水果,像是葡萄、番石榴等,飯前或飯后吃原則上都可以。若是腸胃功能不錯的人,根據水果所含有的營養成分不同,適合食用的時間和種類也會略有差別。
如桃子、梨、蓮霧等水分含量多的水果,能帶來飽足感,可餐前吃。但像是帶皮吃的綠棗子因屬高纖水果、番茄含有酸性物質、柿子含較多單寧酸有收斂作用,如果空腹食用容易引發胃脹痛。
柳丁、橘子、草莓、蔓越莓等偏酸的水果,會刺激胃酸分泌,不宜空腹吃。
菠蘿、木瓜、獼猴桃等水果,因含有能幫助分解蛋白質的酵素,一般比較適合飯后吃,對于腸胃蠕動、消化順暢有益。
但假使你有胃酸分泌較多,或患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狀況,就比較不建議在餐前或空腹時享用水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