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生津止渴。主治久咳、久瀉、虛熱煩渴、久瘧、痢疾、嘔吐等癥。還具有抑菌、鎮咳、抗腫瘤、抗過敏、抗氧化等作用
詩詞里的藥草
累累青子綴枝丫,一味含酸軟齒牙。不獨曹軍資止渴,也曾調鼎佐商家。—宋.楊公遠《梅實》
梅實,未熟時為青梅,熟時為黃梅。青梅加工,即成烏梅。遠遠望去,青色的梅子綴滿枝丫,甚是好看,但一入口能「軟齒牙」,可知其酸。以前大人會叮囑孩子:「桃飽人,杏傷人,梅子樹下埋死人。」意思是說梅子吃多了傷人。不說吃多傷人,但就其酸,也惶惶不敢多吃吧。
話說曹操行軍渴了,對士軍們說:「前有梅林,梅子甘酸,可解渴。」士兵聽了這番話,口水都流出來了,曹操就利用這個辦法使軍隊得以趕到前面的水源。「望梅止渴」的故事離我們生活太遠,然商家將梅子制成各種小吃可就隨處可見了。可見烏梅佐食,古已有之。
烏梅為梅樹未成熟的果實,夏至前后采收,經煙火薰制而成,《本草綱目》中便記載:「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烏梅外表顯黑褐色,果皮皺縮,以肉厚味酸為佳。炎炎夏日,揮汗如雨,此時能喝上一杯酸甜可口的酸梅湯,定是清爽止渴,心曠神怡。
酸梅湯的烏梅還能鎮咳、抗氧化!蜂蜜烏梅汁、烏梅陳皮茶養胃益肺
酸梅湯中最重要的原料便是烏梅。烏梅能食藥兼用,不僅可制作成酸梅湯,更是一味有諸多功效的中藥。烏梅味酸、澀,性平無毒,具斂肺生津、澀腸安蛔之功,主治久咳、久瀉、虛熱煩渴、久瘧、痢疾、嘔吐等癥。
現代研究發現,烏梅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多種氨基酸,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具有抑菌、鎮咳、抗腫瘤、抗過敏、抗氧化等作用。
防病藥茶方:烏梅生津飲
適合虛熱口渴、肺虛久咳、口干咽燥、久瀉便溏的人群飲用。
材料:烏梅3枚,冰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將烏梅、冰糖或蜂蜜一起放入杯中,以開水沖泡,待冰糖或蜂蜜稍融化后,水溫合適,即可品飲。
功效:本藥茶具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的功效。
防病藥茶方:烏梅陳皮茶
適合久咳久瀉、噯氣惡心、咽干口渴、虛熱煩渴的人群飲用。
材料:烏梅3枚,陳皮絲3克,紅棗3枚,冰糖適量。
做法:將紅棗去核切絲,與烏梅、陳皮絲和冰糖一起放入杯中,沖入開水,靜待5分鐘,即可品飲。
功效:本藥茶具有理氣化痰、養胃生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