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數九天養生“秘訣”請查收
眼下已到三九天,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民諺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之說。寒冷冬日,群眾在飲食養生、身體鍛煉等方面該注意哪些事項,記者邀請了相關專家進行科普。
吃羊肉的季節到了
“《黃帝內經》有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應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西安市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喬黎焱說。
喬黎焱介紹,不同的季節需要有不同的飲食偏重。《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腎主冬……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因此,冬季飲食應遵循“冬季滋陰”“養腎防寒”“固護陽氣”的調養原則,宜多食甘辛溫熱、滋陰潛陽的食物,增加熱量,以養腎御寒;宜“增苦少咸”,以補心強腎。
“羊肉、雞肉、魚肉、核桃仁、大棗、桂圓肉、山藥、百合等都是適合冬季吃的食物。需要注意是,食補應結合食物的性味來搭配選擇。氣虛者應選用補氣食品,血虛者應選用補血食品,陰虛者應選用滋陰食品,陽虛者應選用助陽食品。”喬黎焱說。
中老年人身體易出現手腳冰涼、氣血循環不暢的情況,吃羊肉是上佳選擇。燉羊肉湯時加入適量當歸,就是《金匱要略》中著名的“當歸生姜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血、散寒止痛、溫腎助陽、養血安神等作用。
在起居作息方面,喬黎焱表示,《黃帝內經》提出:“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即冬天夜長晝短,晚上天黑之后早一些睡覺,清晨盡可能天亮后再起床。“現代社會工作節奏緊張,很多人無法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條件允許時可嘗試早睡晚起。”喬黎焱說。
在情緒調節方面,喬黎焱指出,冬季時節,萬物潛藏,人體應順應自然氣候的變化,保證正常生理不受干擾。一方面需要保持平和心態,不要有過度的情緒波動;另一方面,應養精蓄銳,取“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之意,將陽氣藏養好,為春天陽氣的升發做好準備。
冬練三九好處多
“諺語有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數九寒冬之際,堅持體育鍛煉,可使身體獲得‘順四時、適寒暑’的能力。”陜西省中醫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尹薇說,“冬練三九”好處多多,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促進鈣吸收。
“以提高免疫力為例,冬季,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免疫系統相對薄弱,適當鍛煉可以加快機體新陳代謝、激活免疫系統,增強對病菌的抵抗力。堅持冬季鍛煉的人患感冒、肺炎等疾病的風險會大大降低。”尹薇說。
對于不同人群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尹薇介紹,健康人群可結合興趣愛好、自身體能選擇綜合性運動,如慢跑、打羽毛球、健身等;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選擇低強度運動,如健步走、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超重、肥胖人群應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
尹薇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冬練三九”。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盡量不要在低溫、濕冷環境中運動,以免毛細血管收縮,增加心腦負擔。
尹薇提醒廣大公眾:冬季,體育鍛煉不宜過早,最好在下午3時至4時。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運動時穿衣應以輕、軟、松、暖為主,衣褲不可過緊、過小,以免腹腔受壓;每次運動前應先熱身,避免血管、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后收縮、痙攣,誘發運動損傷。
做好三大部位保暖
除了飲食起居、體育鍛煉等,人們在冬季還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喬黎焱表示:冬天是“閉藏”的時節,公眾應做到“去寒就溫”“無擾乎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身體保暖。
“首先是腰。腰有溫煦全身陽氣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寒、腎氣受損,人就會出現怕冷、無力等不適。”喬黎焱說,“揉搓命門穴等穴位,有助于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固精益腎。可每日早晚各揉搓一次。”
其次為腳。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尤其是腳踝。雙腳距離心臟遠,血液供應往往不足。當腳部受寒,回心的靜脈血液就會像“塞車”一樣淤滯在腳踝附近,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寒冷天氣千萬不能讓雙腳受涼。喬黎焱提示,冬季著裝,應盡量避免“露腳踝”。“建議大家每天用熱水泡腳,還可配合通絡補陽的中藥;可按摩涌泉穴等穴位;天氣晴好時,可踢毽子、慢跑等。”喬黎焱說。
最后是頭部、頸部。“冬天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期,公眾特別是高血壓、高脂血癥患者外出時,應戴帽子,最好能蓋住前額。同時,不宜晨起洗頭,以免頭部受風寒。”喬黎焱說。
喬黎焱特別提醒,冬季,晨起后要記得開窗通風5—10分鐘,將濁氣排出。近期呼吸道疾病多發,老人和小孩要盡量避免去人口聚集且不通風的地方,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不可盲目吃藥。“緩一緩”就過去的僥幸心理要不得。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6-29
關注: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2236
- 香蕉的9大功效與作用
- 香蕉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水果,幾乎在全世界都可以輕松購買到。雖然香蕉價格便宜且易獲得,但它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
- 關注:849
- 鮰魚與鯰魚的區別
- 說到鮰魚,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是鯰魚,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太像了,導致很多人總以為鮰魚是鯰魚,其實它們還是有差別的
- 關注: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