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菜頭,又稱“砂鍋菜核”,是用砂鍋制作的以青菜為原料的一只冬令名菜。菜核,指菜的莖梗部分,亦稱菜心,以經霜者為最佳。春天青菜起苔時,菜心也很好吃。南京砂鍋菜核是用經霜的“矮腳黃”青菜。“矮腳黃”青菜,
筋少,細嫩,味正。其菜心質厚,味微甜,營養豐富。
▽砂鍋菜頭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用砂鍋作菜在江南一帶極為流行。同樣一種菜,用砂鍋做和用鐵鍋做,風味迥然不同,用砂鍋做菜,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成分得到保護。因此,需要用燉燜煨焐方法制作的菜肴往往使用砂鍋又因砂鍋壁厚,保溫性能好,故冬令燒菜也經常使用砂鍋。
宋蘇東坡有詩贊道:“砂鍋煮豆軟如酥”。可見,我國用砂鍋作饌由來已久燜,指溫火烹制,可減少湯汁消耗,避免風味散逸,是一只燜焐的火工菜肴。砂鍋菜頭的主要原料是青菜頭,而配料則多取葷料,即所謂素菜葷燒。
將青菜洗凈,菜頭削成橄欖形,剖十字紋,取三寸長菜心將雞脯肉切成柳葉片,放入碗中,加雞蛋清、干淀粉拌勻。炒鍋上旺火燒熱,舀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青菜心過油,用鐵勺翻動至翠青色時,即用漏勺撈出,再將雞脯片過油,呈白色時,倒入漏勺瀝油。
取砂鍋一只,先用部分菜心墊底,再將菜心頭朝外沿砂鍋邊順序排列,把火腿片、冬筍片、冬菇片、雞脯片順序排列成圓形,放在菜心上。中心以蝦仁堆綴,加鹽、味精、紹酒、雞清湯,置旺火上燒滾,移至微火上燉約一刻鐘,淋入雞油。
移下砂鍋,下墊襯盤端桌上。但見青菜心呈黃綠色,食之,酥爛可口,葷素互串,淡而不寡,清而不貧,風味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