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是一種珍貴毛皮動物,貂皮可制名貴裘皮大衣,是東北三寶之一。貂有紫貂、水貂之分。紫貂又名黑貂,多棲息于原始林深處,我省產量極少,集中產于長白山脈密林中。
近年來由于盲目獵取,數量逐年減少,為了保護珍禽異獸,遼寧省政府于一九八二年頒布《禁獵保護條例》,對紫貂加以保護,嚴禁捕獵,以利這一珍貴動物的繁衍生長。
▽金州水貂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水貂,屬于哺乳綱,食肉目,鼬科小型珍貴毛皮獸。水貂有野生與人工飼養兩種。野生水貂原產北美洲。由于水貂皮珍貴,價格高昂,早在二十世紀初,加拿大人即開始人工飼養。
我國于一九五六年開始在黑龍江省橫道河子建立第一個水貂場,進行人工飼養。水貂體形細長,頭粗短,耳殼小,四肢短爪銳利,趾間有微蹼,尾較細長。周身針毛中短而平齊,絨毛細足,柔軟如絲。
野生水貂,多在河邊、淺水湖岸、林間小溪等近水地帶棲息。能潛水、善游泳,多以魚、鼠、野兔、鳥類及昆蟲為食。有貯食習慣。現在水貂大都是人工飼養。人工飼養水貂,全部進入籠養,貂籠帶有小室,籠室置于貂棚內,以防日曬雨淋。
人工飼養水貂,以動物性飼料(魚、肉和各種動物下雜)為主水貂的壽命為十二至十五年。每胎產四至八仔,最多可達十八仔。幼仔發育很快,七至八個月即已成熟,當年即可取皮,每年換兩次毛,即春季換毛和秋季換毛。
水貂皮,是國際裘皮市場上最珍貴的小毛制裘皮之一,它兼有紫貂皮與水獺皮兩者的優點,針毛中短,平齊、光亮、靈活,絨毛豐厚、稠密,細致如絲,顏色艷麗,張幅稍大,皮板較厚壯、細韌。
一般多加工成頭、腿、尾、爪齊全,形狀統一的毛朝外圓筒皮。適于制做美麗、高貴、輕便、保暖的毛朝外婦女大衣、皮帽、披肩、斗篷、圍巾、服裝鑲邊等。由于水貂皮的質量優良,成品名貴,價格高昂,一直被列為國際裘皮市場的三大支柱之一,有“裘皮之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