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全羊席’是以吃“烤全羊”為主的整桌席面,氣氛隆重,分賓主落座,且有一定形式。通常用來招待高級貴賓。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大慶時,烏蘭夫同志就曾以“烤全羊席”招待中央慰問團的同志們。
▽烤全羊席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烤全羊”是內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區的傳統風味名菜,是阿拉善王爺祖輩傳下來的最高形式的招待席面,過去只有王府內招待貴賓或大慶典時才烹制,一般百姓是不敢問津的。
據在王府內幫過廚的徐天元老師傅講:“烤全羊”是在過去蒙古族飲食“火烤羊肉”的基礎上,與“烤鴨”的方法結合而成的。“烤全羊”的制做過程是:選二年左右的肥綿羯羊一只。
用水燙去羊毛,開內臟,用調料腌制腹腔內。外面刷一層糖色和香油,風千后用鐵鏈吊起放入燒好的烤爐內。大約四、五個小時后即可出爐食用。特點是:色澤全紅好看,酥脆,肉鮮嫩香。
“烤全羊”出爐的時候,香飄滿室,令人垂涎。
▽烤全羊席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烤全羊”上席用一大木盤,使羊平臥盤中,羊脖上系一紅綢帶以示隆重。端入餐室讓客人觀看一下后回到廚房內改刀。先上羊的脆皮,而后上切好的肉塊,最后連骨頭一塊上,上桌時,隨帶合頁餅,蔥段、黃醬,醋、蒜末等。
“烤全羊席”的席面安排是這樣的。涼盤:四個到六個,為四拼八樣,八拼十六樣,也很講究花色拼擺。熱菜:八個到十二個,以北京地區常見的熱炒菜為主,包括山珍海味。
主菜:烤全羊一只、隨帶合頁餅、蔥段、黃醬、醋、蒜末。飯菜:四個到八個。以整只整條數個的原料定制的菜肴,也叫大菜或押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