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擺件是從首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做工分鑒刻、花絲兩種,或是刻與花絲相結合,再加燒各色琺瑯,鑲嵌各類玉石,表面鍍金。這種工藝品在設計造型和制做工藝上要求都十分嚴格一件好的擺件,在造型上要匠心獨運,做工上精細入微,陳設于廳堂會給人以富麗堂皇,雍容華貴之感。
▽銀制藝術陳設品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我國金銀器制作技巧,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十分高超,出土的金銀文物做工之精巧,現代的藝匠們也為之折服。以后歷代藝匠們的技藝更臻完善,到明清時代,皇宮內的造辦處(皇家工藝美術廠)設制牙雕、玉雕,金銀制作,專為皇家服務,集中全國藝匠名流,促使技術更加精致,形成宮廷藝術。
這種藝術風格至今在我國工藝行業中,仍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銀制藝術陳設品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由于蒙古民族自古以來就盛行使用銀器,他們的穿裝佩飾和日用品中均有大量精美圖案的器物,風格質樸渾厚,成為民族藝術中一支奇葩。所以內蒙古的金銀器及銀擺件的制作源遠流長,實力雄厚。
在制作技巧上繼承了優良傳統,并吸收了其他藝術形、式加以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尤其在造型上超越爐、瓶熏、鼎的范圍,塑造了悍的駿馬,溫馴的駱駝,絢麗的孔雀,以及多種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品種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