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于原平縣上莊、東社、南白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有一株老梨樹為唐代所栽,至今還年產梨200多斤。農歷四月初六的“梨花會”始于北魏,古人曾贊美同川梨“十里香風吹不斷,萬株晴雪綻梨”,并譽為“金瓜”,列人貢品。
同川梨色澤鮮黃,皮薄質細,核小汁多,香味醇厚,含糖量7--13%之間,含酸量0.1--1%之間,梨呈扁圓形,平均果重三兩左右,外形美觀,果面黃綠,向陽面有時帶有紅暈,貯藏后變為黃色,由于果面有層極厚的蠟質好像一層油,故稱之為油梨。油梨果肉白色,甜而微酸,稍有香味,現在遠銷國內和蒙古、蘇聯、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