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是“文房四寶”之一,迄今有大約六千年的歷史。
▽臺硯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山西硯石資源豐富,工藝亦佳。浮山硯積墨不干,垣曲硯堅磁細潤,晉城硯純黑如漆,絳州硯紋如牛角。但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還是五臺縣南四十里滹沱河南岸段畝山所產的“段硯”。
因其地原屬五臺,故又稱“臺硯”。段畝山盛藏紅、紫、黑、綠四色紋石,歷史上這里家家善采石,戶戶會琢硯故有“硯鄉”之稱。
▽臺硯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臺硯石質堅實、細膩,有天然色彩和紋理,如晶似玉,發澤保濕,潤筆生輝。世稱:“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四色石中,以紫、黑、綠為佳。
紫色石,黑里透紅,質地純凈,所制臺硯,古色盎然;黑色石,磁實紋細,墩厚古樸;綠色石,細膩光潔,有水波浮云花紋隱現石上,極為雅致。臺硯不但石質優良,而且造型美觀,大多是因石成型,就紋起圖,得天然與人工之巧,或山水人物或亭臺樓閣,或茂林修竹,或名家詩文,且配以梨木推光漆盒裝,漆器與石硯相互輝映,形色古雅,極為精美,既能實用,亦可供欣賞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