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木架分為兩層,每層都有很多小插孔,為的是插放糖人。這玩藝兒好看、好玩,玩完后還能吃,一般孩子都喜歡,見著就走不動了,不是纏著大人要買,就是跑回家去要錢,實在沒錢的也不肯離去,眼巴巴地盯著這些糖人。有的小孩圖快,就付錢買一個現成的;有的則指定形狀要求現做。這時,小販就用小鏟取一點熱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銜一端,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內,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打開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葦桿一頭沾點糖稀貼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糖人有各種形狀,什么小鹿、金魚、耗子、燈籠等,最惹孩子喜愛的是孫猴。孫猴做好后,要在猴背上敲一小洞倒入些糖稀,再在猴屁股上扎一小孔,讓糖漿慢慢地流出來,下面用一個小江米碗接著,用小江米勺舀碗里的糖稀吃,直到糖稀流完或冷卻凝固時,則連糖人孫猴以及江米碗、勺一塊吃掉。這套玩藝兒稱為猴拉稀,最受孩子們歡迎,不過價格要比其他糖人貴一些。
故事
據傳,吹糖人兒祖師爺是劉伯溫。據說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幸逃脫,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擔換破爛。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后制作各種糖人兒,有小雞小狗什么的,煞是可愛,小孩子爭先購買。在路上,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學吹糖人兒,劉伯溫一一教會了他們,于是,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到現在據說有600多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