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兔爺是北京老傳統玩具,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中這樣描寫:“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著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
故事
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于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奶奶”。
兔兒爺在北京可謂是家喻戶曉,因此也就派生出了許多與兔爺兒有關的俗語和歇后語,比如“兔兒爺的旗子——單挑”,這是因為兔爺兒的靠旗只有一邊;還有“隔年的兔兒爺——老陳人兒”,因為兔兒爺是泥制的,很少能保存到第二年,所以,如果見到做的兔兒爺,那可就屬于老兔兒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