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暖和,就想吃點涼拌菜哈!早就聽同事說她的大姑姐自己在家里做涼皮,她一邊說一邊比劃,貌似很簡單的樣子,我心里就一直蠢蠢欲動。涼皮成為濟南的街頭小吃已經(jīng)有若干年了,從最初的勁道味足到如今的食同嚼蠟,涼皮幾乎已經(jīng)淡出了我的視野。后來從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自己在家里制作涼皮,過程貌似小時候做面筋用來粘知了,哈哈,我決心也試上一試,就權(quán)當是重溫兒時的游戲罷了!
原料:面粉、萵苣
調(diào)料:大蒜、花生醬、生抽、香醋、鹽、辣椒醬
1、面粉加入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團,面團要多揉一會,做出的涼皮才會勁道,面團的硬度就如同我們平時包餃子一樣就行(有了面包機,當然不需要我親自動手了,把面粉和清水放入面包桶里,按揉面的程序,看著面包桶里的兩只小手忙忙碌碌的,真是快樂啊!)。
2、揉好的面團蓋上一層濕布,醒30分鐘以上。
3、準備一盆清水,把醒好的面團放入清水中,用手慢慢的揉搓,把面里的淀粉洗出來;如果你感覺盆里的水變得粘稠的話,那就另外再準備一盆清水,繼續(xù)剛才的過程。切記:剛剛那盆洗過面的水千萬不要倒掉哦!
4、當手中的面團難以再析出淀粉的時候,手中的面團就成為面筋,把它浸泡在水中備用;把所用用來洗面團的水混合在一起,靜置6個小時以上,讓其自然沉淀。(最好是頭天晚上洗好,放置一夜!)
5、沉淀之后,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剩下的糊糊攪拌均勻。
6、準備一個做涼皮的用具,我用的是家里的9寸披薩盤和六寸的派盤輪換著用,盤底抹上一層油,舀上一勺糊糊(糊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喜歡厚一點兒的就多舀一點兒,反之則少一些),然后用手轉(zhuǎn)一轉(zhuǎn),讓糊糊均勻的鋪滿盤底。
7、用大點的鍋燒一鍋開水,把裝好糊糊的盤放入開水鍋中,蓋上鍋蓋,火要一直保持大火,看到糊糊在鍋里起大泡泡的時候,取出來,放入冷水中冰涼。
8、把冰涼的涼皮取下來,刷上一層油,防止干燥。(兩個盤子交替使用,速度會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