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知名特色美食推薦甘南藏包子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一種別具風味的民族面食——甘南藏包子。甘南藏包子,又稱“卓華包子”,因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稱。
甘南藏包子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一種別具風味的民族面食——甘南藏包子。甘南藏包子,又稱“卓華包子”,因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稱。它外皮雪白薄亮,透過包子皮,里面的餡子清晰可見,只見肉如瑪瑙,菜似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吃時需先從頂端吸吮包子內(nèi)的油水,然后食之。如果拿起包子就咬,就會油水四濺,使人狼狽不堪。
甘南藏包子制作精細,工藝有獨到之處。就以制包子皮為例,它不象一般的包子皮需用搟杖搟制,而是將白面燙好后,用手捏制。甘南藏族人民大多都有一手捏制包子皮的高超手藝,一次可捏制成4至5個大小相等、薄厚均勻的包子皮。包好的包子大小如核桃,均勻整齊,頂端有旋渦,外形十分美觀。藏包子因體積較小,一般放置在旺火上蒸制15至18分種即熟。用筷子把包子夾入盤內(nèi),佐以蒜泥、醋、醬油、辣子油、吃起來油而不膩,軟嫩可口,鮮美異常。
蕨麻米飯
配料大米、蕨麻、白糖、酥油。制作方法現(xiàn)將大米、蕨麻分別煮熟,一樣一半盛在碗內(nèi),在撒上白糖,澆上酥油汁。食用時邊攪邊吃。味具有甜而不澀,油而不膩的特點。其他藏族群眾視之為團員和睦的象征性食品,設宴待客時首先上桌。
糌粑
糌粑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傳統(tǒng)美食。它是將炒熟的青稞用手磨加工成面粉,吃時加上酥油、干奶酪和茶水,在碗里用手拌勻,捏成團狀食品。糌粑易于保存,便于攜帶,吃法簡單,味香耐饑。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有水就可以吃上噴香可口的糌粑了。
酸奶
農(nóng)區(qū)也叫“臥奶”。將鮮奶煮熱,晾至微溫,加引子裝罐,用皮袍或棉被包裹,在恒溫下發(fā)酵5—6小時即可食用。釀好的酸奶狀如豆腐腦,潔白細嫩,入口微酸、清涼而略帶酒香,加紅糖、砂糖食用更佳。具有消暑、活血、舒筋、補腎、消食、健胃等功效。
酥油
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奶油,營養(yǎng)價值很高。牧區(qū)吃糌粑、“都瑪”都離不開它。過去提取酥油由于工具簡陋,完全用手工操作,不但勞動強度極大,也不衛(wèi)生。現(xiàn)在牧區(qū)已逐步用上了奶油分離器,勞動強度已大大減輕。牛奶提取酥油后的液體叫“達拉”,可以用來制干奶酪,也可飲用。
奶茶
將茶磚在清水中煮沸,再倒進牛奶,根據(jù)口味可以添加一點姜片或青鹽,當煮的奶茶溢出茶壺時,即可飲用。奶茶倒入碗中,顏色白里透黃,味道既不是純牛奶味,也不是茶水味,茶水和牛奶混合在一起,喝起來清香可口。而且還能溶解脂肪、消食解膩,清腦提神、止渴生津。
藏族地區(qū)有句俗語:“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由于藏族人民常年食用肉類、糌粑等酸性食物,缺少蔬菜、水果,人體缺乏堿性。常喝奶茶可以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酸堿平衡。
血腸
血腸的制法是;把切碎的肉丁、脂肪、調(diào)料和血拌勻后灌進小腸,放到開水鍋里一涮兩滾。不等腸內(nèi)的血完全凝固就撈出,捏住兩端邊吃邊吮,味道鮮美。吃血腸有益氣補血的功效,婦女產(chǎn)后一般要宰殺羯羊,吃新鮮肉和血腸,以滋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