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扒包
很多人在香港的茶餐廳會看到豬扒包,會以為這是香港的特色小食。其實,豬扒包*早的名聲還是從澳門打響的,后來才傳到香港,始祖還是人家澳門。豬扒包,就是外皮涂上牛油的面包,里面再夾上一大塊豬排。看起來簡簡單單,但要做的好吃也很講究,炭爐烤制的面包,外皮會更脆,豬扒則要先腌制,然后再油炸或是煎熟,咬起來脆而香甜,肉質肥而不膩的豬扒包才是好的豬扒包。
葡國雞
葡國雞也是一道澳門的代表菜,在葡國餐廳是僅次于馬介休的第二必點的葡式菜肴。葡國雞口味還是偏很葡式的清淡,雞肉、土豆、洋蔥,混合上咖喱汁,你還能吃出一點淡淡的奶香,咖喱汁則要用餐包蘸著吃。不過葡國雞的特點是雞肉會切很大塊,雖然肉質是很嫩滑,但是習慣了切小塊雞的天朝人民都還是會不習慣,那么大一塊,倒是有點好奇葡國人是怎么吃的。
木糠布甸
木糠布甸是一種葡式甜品,對,又是葡式的,澳門的葡式特色實在太多。木糠是餅干磨碎后的粉屑,布甸呢,其實就是布丁。做法是將奶油、布丁、木糠還有其他一些材料逐層地鋪設,上面撒上瑪麗餅屑,再放入冷柜冷凍就好啦。吃起來冰冰甜甜的,有點像冰淇淋。口味也非常多,有芒果味的,榴蓮味的,還有綠茶、咖啡等各種口味,單單原味的也很好吃哦。
葡式蛋撻
這年頭賣蛋撻的都說自己是葡式的,不過到底正宗的葡式蛋撻是什么味道還是要來澳門一嘗究竟。作為澳門的代表美食,葡式蛋撻在澳門街頭隨處可見,葡撻的內餡嫩滑香甜,表面還點綴了一點黑黑的焦糖,外皮則是酥中帶脆,一口咬下,蛋香奶香交融,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不過要想吃到正宗中的正宗,還是得去傳統名店朝圣,大排長龍也無憾。
雙皮奶
雙皮奶,著名的粵式甜品,很受大眾喜愛。雙皮奶,以牛奶為原料制作而成,上層甘香醇厚,下面香甜嫩滑,還可以根據自己口味在上面添加紅豆、藍莓等果醬。營養健康,是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海鮮魚丸
這種簡單粗暴的小吃各地都比較流行,都是類似于麻辣燙的小吃,區別就在于所選材料與味道的好壞。澳門這個盛產海鮮的地方,其小吃攤也是別具特色,以海鮮材料為主,味道獨特,價格實惠,值得品嘗。
蝦仁云吞面
云吞面又稱混沌面,以蝦仁餛飩和面條組成。不像四川的辣和東北的重口味,云吞面非常清淡可口,蝦仁勁爽嫩滑,面條細膩鮮香,讓人很有食欲。
榴璉雪糕
榴蓮被稱為“水果之王”,其營養價值非常之高,榴蓮味的雪糕融合了榴蓮的軟香和奶油的酥滑,非常之美味。榴蓮的氣味較重,有人喜歡這個味道,有人討厭,榴蓮雪糕中和了部分味道,非常值得一嘗。
鮮果撈
澳門很有名的一家甜品店,這家小店尤以芒果撈出名,炎炎夏日,吃上這么一口美味水果,真是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非洲雞
非洲雞是葡國菜里面的一道標準菜式,在澳門具有葡萄牙風味的餐館里都能品嘗到這一美味,非洲雞原本并不是澳門特產,而是經由葡萄牙人從非洲的莫桑比克傳入澳門,然后經由澳門當地的廚師改良而成的,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現如今它已經成為澳門的特色美食了。
水蟹粥
因為澳門剛好處在咸淡水的交界處,所以產出來的螃蟹非常美味,至于為什么會美味,恩,這個不重要。反正一碗鮮美的水蟹粥端上桌,一定會讓你流口水就夠了。新鮮的螃蟹搭配特制的蠔粥,粥里拌著蟹黃,不僅顏色亮眼,喝到嘴里也是各種鮮甜。
馬介休
話說,光聽名字還真猜不出來這是個什么東東。其實馬介休是一種鱈魚,名字是來自葡語。澳門的葡國餐廳非常多,而在葡國餐廳一定要嘗的就當屬馬介休,甚至有一種說法,不賣馬介休的葡國餐廳都不該叫葡國餐廳,只能叫餐廳。馬介休的做法非常多,燒炒炸焗煎煮,隨心所欲,不過在澳門較為常見的還是炸馬介休球、馬介休炒飯以及薯絲炒馬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