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名特色美食推薦排骨年糕排骨香酥鮮嫩,年糕香糯適口,汁濃色艷,佐以上海特產的“泰康”牌辣醬油,為上海人喜食的小吃品種。
排骨年糕
排骨香酥鮮嫩,年糕香糯適口,汁濃色艷,佐以上海特產的“泰康”牌辣醬油,為上海人喜食的小吃品種。
雞肉生煎
生煎饅頭入選小吃界“上海之光”想必是毋庸置疑,這個雞肉生煎更加是別有風味。正宗的雞肉生煎講究用熟雞脯肉丁搭配肉皮凍,保證了雞肉彈牙口感的同時,也保留了作為一只生煎饅頭的基本特征——汁水,同時也彌補了雞肉餡兒油脂相對偏少肉質容易柴的缺陷,口味突顯的格外醇厚鮮美。地道的店家還會在上桌前撒上蔥花和芝麻,外形加分之外香氣也更濃郁。
五香熏魚
五香熏魚是上海菜烹調中的一款傳統菜肴,它色澤暗紅、五香味濃,相當好吃,而且做法簡單。保存時間長,很多飯店里,或者馬路上的熟食店里都會有賣。熏魚的味道是兼具鮮、甜、香、濃和脆。
擂沙圓
老上海的各色點心一直是老上海人心中的驕傲,其中擂沙圓以近百年的歷史占據一席之位。相傳起源于清末的擂沙圓,*初只是為了讓易粘黏的湯圓方便攜帶而突發奇想的在外層裹上了豆粉。別看只是一層簡單的豆粉,講究起來也是不輸名菜,正統之道只選用崇明縣出產的大紅袍赤豆,煮熟后研磨成沙再經曬干成粉;湯圓則選用內餡兒為豆沙芝麻或鮮肉的糯米湯圓。方便攜帶的特征使得擂沙圓收到了游客的厚愛。
素菜包
真正的老饕心里都知道,好的素食比起肉食來更多一份滋味,素菜包就是其中的代表。平談無奇的配料搭配相同技法的面皮,呈現出的卻是格外的鮮香爽嫩,當然前提是要手藝過關。好的素菜包講究餡料的新鮮度,無論是青菜面筋,還是冬菇冬筍,或者是事先鹵好的五香豆干,哪怕只是調味用的香油白糖都各有講究。好的素菜包相比肉食或許更費工,而如今愿意耐下心來制作的店家卻越來越少了。
徐匯區豆蓉流沙包
豆蓉流沙包,里面是翠綠色的豆蓉,*次吃到這種流沙包,有點清香,又不會太甜。
徐匯區糍飯糕
小熊造型的糍飯糕,比較創新的做法,雖然和傳統的有點不一樣,但是里面的餡有點鮮米飯又很糯。
油氽饅頭
導游帶著你在南翔小籠排大隊的時候,老上海只會帶你去吃油汆饅頭。這種與小籠包有70%相似的傳統小吃目前已經走到了瀕臨絕跡的地步,想吃的話只能去上海百年老店沈大成了,頗有種貴胄遺風(但其實是老百姓的吃食沒錯)。正宗的油汆饅頭講究趁熱入腹,汁水四溢香氣撲鼻,即使燙的吸溜吸溜也舍不得停口。
清蒸鰣魚
清蒸鰣魚魚身銀白,肥嫩鮮美,爽口而不膩。此菜為江南三味之一,上海的大多餐館到了時令季節都有。鰣魚肉味甘、性平,有強壯滋補、溫中益氣、暖中補虛、開胃醒脾、清熱解毒的功效。
蝦子大烏參
主要原料是烏參,蝦米,配料是西蘭花,糖,味精,蔥段等。將烏參洗凈,在油鍋中煎炸10分鐘,撈出瀝干,將烏參放入鍋中,加醬油,糖。高湯。蝦米,料酒熬煮燒開剩入碗中上蒸籠蒸好即可。
質軟酥爛,湯鮮味美。營養豐富,適合年老體弱,術后恢復食用,可補血養虛,預防動脈硬化。
響油鱔糊
主要原料是鱔魚,配料是冬筍,火腿,香蔥,姜蒜等。油鍋燒熱,加入蔥姜蒜煸炒香,加入鱔魚段翻炒,淋上醋燒熱出鍋,撒上炒好的冬筍絲,火腿絲和香菜末即可。
酸香爽口,肉細綿香。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可益智補腦,清熱解毒,潤腸止血。
水晶河蝦仁
河蝦以頭大、口感好、營養豐富而得名,原產地在滬杭一帶。要想使蝦仁變成透明狀的白色,就得事先炒一下,再放上些佐料。這樣,一盤香嫩可口、晶瑩剔透的水晶河蝦仁就烹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