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特色面食糕點小吃
廣東小吃與點心同源,歷史悠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記有多種民間美食,如粉果、沙翁、粽子、薄脆等,至今久盛不衰。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于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tǒng)名食。現(xiàn)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qū)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jīng)營的米、面小型食品,制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廣東特色小吃
1、蒸腸粉;2、酥皮蓮蓉包;3、馬蹄糕;4、倫教糕
蒸腸粉
一種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腸粉。解放初期由吳銀經(jīng)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制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chuàng)制,現(xiàn)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于特制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卷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酥皮蓮蓉包
以半發(fā)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團)摺疊作皮,蓮蓉作餡包成圓形,蒸制而成。其皮色潔白,層次分明,松軟而稍爽韌,香甜可口。粉果用淀面粉包裹蝦仁、豬肉等拌成的餡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軟、半透明,可見角內餡料,餡鮮美甘香。此品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飲食習俗一書中載:“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油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茶蘼露、竹脂(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一名曰粉角。”20世紀20—30年代,各酒家、茶樓爭相創(chuàng)名牌菜點以招徠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點心師的所創(chuàng)的粉果獨占鰲頭,人們稱之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業(yè),娥姐的傳人轉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為大同酒家的名牌點心。50年代以后,各大茶樓、酒家也把它作茶點供應。粉果也就成為羊城美點之一。
馬蹄糕
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zhèn)洌稑O香甜。此品以廣州市泮溪酒家的為最有名。因其所處的泮壙是盛產馬蹄的地方。所產的馬蹄粉,粉質細膩,結晶體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種點心、小吃。以它做成的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傳統(tǒng)名食,四季皆宜。
倫教糕
用大米漿經(jīng)發(fā)酵蒸制而成。其糕體晶瑩雪白,表層油潤光潔;內層小眼橫豎相連,均勻有序;質爽軟而潤滑,味甜冽而清香。此品因首創(chuàng)于順德縣的倫教鎮(zhèn)而得名,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清咸豐間成書的《順德縣志》載:“倫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里,泊舟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止一家,在華豐圩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非他人所用。”但后人采用在煮糖時加雞蛋清去濁之法而一直傳下來,并隨著華僑的足跡而傳至東南亞各地。
小吃大全特產推薦
小吃大全特產排行
- 杭州十大名菜
- 杭州十大名菜,龍井蝦仁,西湖醋魚,宋嫂魚羹,糟燴鞭筍,桂花鮮栗羹,斬魚圓,叫花童子雞,杭州東坡肉,砂鍋魚頭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
- 關注:1293480
- 全國各地名小吃大全
- 成都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與其肴饌一樣膾炙人口。
- 關注:300204
- 南京10大特色小吃
- 博雅特產網(wǎng)提供金陵鹽水鴨,牛肉鍋貼,蒸餃,如意回鹵干,南京——鴨血粉絲湯,小籠包,南京干絲,什錦豆腐澇,狀元豆,糕團小點等南京十大小吃
- 關注:293213
- 成都十大小吃
- 中國歷史悠悠五千年,有不少驚天動地的故事被時間掩埋,根據(jù)中國歷史查實
- 關注:267718
- 湖南的十大名小吃
- 在蔡鍔北路糧店內還有賣糖油粑粑攤點,黃昏時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隊等候,為長沙又一最有人氣的糖油粑粑攤點。附近另有二馬路天恩啤
- 關注:18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