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鯽魚既能調(diào)劑口味又能溫補脾胃,是春節(jié)餐桌上的必備之物。
淇河鯽魚是不可多得的珍奇水生動物,作為淇河的特產(chǎn)名魚歷史悠久,古已有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瞿瞿竹竿,以釣于淇”的記載,另外在歷朝歷代的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對它的贊譽之詞。
從食用方面講,淇河鯽魚骨刺細少,肉肥厚,質(zhì)細嫩,腥氣小,味鮮美,腮不苦,出肉率和蛋白質(zhì)含量也都很高,適宜于清蒸和燉煮等烹制方法。特別是燉制好的魚湯呈乳白色并有粘性,久置不易變質(zhì),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侗静菥V目》和《中藥大辭典》都對它在營養(yǎng)保健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明代還專門把淇河鯽魚列為宮廷貢品供奉皇室。
春節(jié)前夕,位列我市“淇河三珍”之首的淇河鯽魚早早就擺上了大大小小的水產(chǎn)店鋪,吸引著顧客們的眼球,一時間它可成為了緊俏商品。
銷售人員:“淇河鯽魚非常受市民的歡迎,每天來這里購買的人非常多,過春節(jié)了,淇河鯽魚供不應求,一些大的客戶必須提前訂購。”
在魚龍混雜的水產(chǎn)市場上要買到正宗的淇河鯽魚還要知道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從外觀上看,淇河鯽魚背色淺褐,腹色銀白,胸尾鰭都透明,魚背寬厚,體型看上去比較豐滿。再就是魚尾的高度大于魚尾的長度,這一點兒不同于一般的其它魚類,在購買的時候您可一定要瞧仔細了。魚挑好了,想要吃得美味可口,那可還得看您的手藝了。
鶴壁市淇河流域的河道、水庫、池塘等水域。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3°56′15″~114°17′02″,北緯35°30′07″~35°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