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紅柳綠的春日,味道鮮美宜人;荷花盛開的夏天,卻是清香可口;桂花飄香的金秋,鮮湯沁肺,嫩餡潤腑;臘梅怒放的銀冬,又是熱氣騰騰,食后驅寒送暖,使回味無窮。這就是飲譽省內外的四季佳食”“天下第一店”金絲餛飩。
▽賒店金絲餛飩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賒店的金絲餛飩始于清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上,賒店屬南陽府管轄,是一個古老而有名的大鎮。據史料記載,乾隆時期,這里曾是九省交通要道,水陸碼頭。
北上汴洛,南下湖廣,山西、陜西等省的鹽商、茶商云集于此,全鎮七十二道街,市人十三萬。整天千帆競揚,馬幫鈴響,人來車往,熙熙攘攘,曾享有“天下店,數賒店”的佳譽。
由于賒店居住的巨商大賈多為山西、陜西的“老家人”他們愛吃辣面、硬面,于是金絲餛飩就應運而生了。當時永清街有個姓陳的小販,別出心裁,置辦了一副小桃,一邊擱著煮餛飩用的筒子鍋,一邊放著案板和調料,扯起了“陳記餛飩”的小旗,穿街走巷叫賣。
由于經濟實惠,生意頗佳,很多人爭相仿效。一入夜蠟燭齊明,紗燈晃動,街面上人來車往,炊煙裊裊,如霧如紗,少說也有百十個賣餛飩的挑子。姓陳的一看光景不妙,就由原來的筒子鍋煮改為平底小鍋煮,用原湯,保原味,并在豬肉中適當加入蛋絲、雞絲等佐物,隨煮隨賣,因而,一直獨占鰲頭,贏得“天下古店數賒旗,四海餛飩不如陳”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