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來10大最佳蔬菜的冠軍,也是日本國家癌癥研究中心公布20種抗癌蔬菜的榜首,因此被營養學家們稱之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物。紅薯清甜的口感廣受人們喜愛,但是要如何正確食用才能真正達到養生之效呢?
紅薯是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其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
紅薯在中醫古籍多有多筆記載;紅薯性味甘平、無毒,歸經脾、腎,功效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本草綱目》記載
“南人用當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壽,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綱目抬遺》記載
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牛姜一片,調中加姜、棗;(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
《本草求原》記載
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產婦最宜。和魚、鱧魚食,調中補虛。
《金薯傳習錄》記載
“痢疾⋯⋯若濕熱所致,⋯⋯用此薯蒸熟,以芍藥湯頻頻嚼服,或薯粉調冬蜜服,亦愈。”今變通其法,可作痢疾的輔助治療。
早上吃紅薯最好
“近乎完美的食物”紅薯 吃對方法更養生
一般說來,吃紅薯還得配合時間作息,最好能在上午吃完,因為早上7點至9點,是腸胃吸收營養的黃金時段,人體過了中午十二時新陳代謝就變差,紅薯的糖容易囤積體內,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
近乎完美的食物
紅薯為“近乎完美的食物”,因為它的熱量低,但是蛋白質含量高,同時還擁有胡蘿卜素、銅、維他命C、E以及愈來愈受到重視的高纖維。
連皮吃最營養
紅薯應連皮吃,烹煮前應徹底將皮洗凈,連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營養;且因紅薯較少加農藥,可購買品質較好的紅薯,帶皮烹煮食用,更能吸收到完整營養。紅薯皮含豐富的黏液蛋白等多糖類物質,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預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食用紅薯注意事項
胃酸多者亦不宜多食,多食令人反酸。素體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
與紅薯相克的食物
柿子、香蕉不宜與番薯同食。茄子也不宜與番薯同食,同食會導致胃部不適,嚴重時會釀成如胃潰瘍、胃出血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