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有助大腦更加穩定不亂放電!
癲癇是一種大腦神經異常放電所引起的腦部慢性疾病,在臨床上被確診的患者,通常在規律的藥物治療下,發作的機率都能獲得控制。但是有高達8成患者都是在兒童時期發病,讓家長們擔心長期服藥所帶來的副作用,都會希望通過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其實近年來討論度非常高的「生酮飲食」,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癲癇治療方式!
為什么生酮飲食可以治療癲癇?
在臨床上,運用「生酮飲食」來治療癲癇已經行之有年,在歐美國家更是普遍,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在使用生酮飲食療法的兒童中,有50%的患者可以減少一半的癲癇發作次數,不過目前僅適用于「頑固型癲癇患者」上,一般型的癲癇通常在藥物的治療就能獲得控制。
生酮飲食有助控制癲癇的原理在于,通過攝取少量的糖類,肝臟就會將脂肪轉換成脂肪酸和酮體,而酮體經過大腦會取代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并且酮體能制造了較多的穩定性神經傳導物質GABA(氨基丁酸),此物質能夠抑制腦神經細胞的過度興奮,進而緩解癲癇的頻繁發作。
不過對于兒童來說,生酮飲食需要嚴格制定脂肪、蛋白質和糖類三種營養素的攝取,而且在開始的頭2天還需要先禁食,第3天開始進行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攝取,如此組合常讓孩子無法配合,若是忍不住偷吃一小片餅干或糖果,都會導致前功盡棄的情況發生。
癲癇只能靠吃藥來治療嗎?生酮飲食有助大腦更加穩定不亂放電!
又可分成3種生酮飲食法
進行生酮飲食療法,基本上不建議家長自行在家進行,需要在住院中進行,且需做完相關抽血、腦波和測量骨骼密度等檢查后,在醫師及營養師的專業評估下,再根據孩子平日的飲食型態進行客制化的飲食份量調配后,才能開始執行,通常又可分成下列3種生酮飲食種類:
1.傳統型生酮飲食
在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的營養素攝取比例需達3:1或4:1,在這樣的比例之下,身體才能維持固定的酮體。舉例來說,一位5歲的兒童,若以3:1的比例來計算的話,糖類的食物每天只能攝取19克,等于只能吃1/4碗的飯,但是脂肪類需攝取達145克,換算下來相當于10湯匙的油。
2.中鏈脂肪酸型生酮飲食(MCT)
脂肪是由脂肪酸所組成的,而中鏈脂肪酸又比傳統生酮飲食中的脂肪更容易產生酮體。以每天身體所需的總熱量的比例來看,中鏈脂肪酸的攝取需占總熱量的60%、蛋白質則為總熱量的10%、糖類則占總熱量的18%,除了中鏈脂肪酸之外的其他油脂則占12%。
舉例來說,一位5歲兒童,以此飲食法所計算出來的飲食,糖類可攝取到70克,相當可以吃到一碗飯再加上1杯牛奶,而中鏈脂肪酸則需攝取103克,如此的比例,會讓油脂的攝取量稍微降低一些,對于習慣以米食為主食的人,比較能接受此種飲食類型。
3.阿金型生酮飲食(modified Atkins)
此類型只限制每天僅能攝取10~30克的糖類食物,在熱量和蛋白質的攝取并沒有特別限制。通常在第一個月執行的時候,兒童每天僅能攝取10克糖類(青少年為每天15克、成人為每天20克)。在進行1 ~ 3個月后可視治療效果,逐漸增加糖類攝取量,但兒童每天以不超過15~20克為上限,而青少年和成人則不可超過20 ~ 30克為限。
由于生酮飲食主要為高脂肪低糖類的飲食方式,雖然經過熱量的計算,并不會去影響成長發育,但是仍可能因為高油脂到的關系,導致腹痛、腹瀉的情形,必要時需搭配腸胃藥物一起使用。
一般建議生酮飲食至少要持續3~4個月,才能看出有沒有成效,如果發現確實有助降低發作次數的話,再加上父母和孩子可以持續配合下,通常在每月回診的追蹤監控下,進行2~3年又或是更長的時間的生酮飲食療法。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709
- 獼猴桃要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嗎?
- 獼猴桃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它的吃法比較多,營養價值高,深受人們喜歡,很多人都會經常吃獼猴桃。
- 關注:179
- 什么是明膠?明膠對身體有害嗎?
- 明膠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明膠(Gelatin)是由動物皮膚、骨、肌膜、肌魅等結締組織中的膠原部分降解而成為白色或淡黃色
- 關注: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