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飲食宜“省酸增甘”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氣溫回升。這個季節陽氣生發、生機盎然,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人身的陽氣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也開始舒展生發。此時正是我們去陳出新、調理氣機、扶正祛邪、維護身心健康的好時機。合理的飲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是說此時應適當減少酸味食物,適量增加甘味食物。
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古人把肝臟稱作“將軍之官”。驚蟄節氣前后,肝臟的生發功能易于太過,疏泄失常,往往出現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等臨床表現。此時梅、葡萄、醋等食物不宜吃得太多,也要避免過量飲酒、情緒過激等引發肝氣生發太過,導致高血壓、腦血管病、精神類疾病加重。
此時肝氣易過旺,還會對消化功能產生不良影響,飲食上應注重增加甘味食品,滋補脾胃。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主要指的是有補益脾胃作用的食品。
在這些食物中,尤以小米、山藥和大棗為優。
小米:性微溫,具有健脾和胃、改善消化的功能,特別適合小兒、老人、孕婦、術后病人食用,對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膽囊炎、肝臟疾病導致的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山藥:山藥為十大補氣食物之一,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平補三焦,《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藥中上品,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長肌肉,聰耳明目,適合各種體質人群食用。
大棗:“一天三顆棗,百歲不顯老”,它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等功效?捎糜谄⑽柑撊、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無力、心悸失眠等,還有一定的調和食物偏性,以利于身體吸收的作用。
將小米、大棗、山藥一起煮粥,可以預防消化道疾病,抵御流感、水痘等傳染病。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3-03
關注: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2111
- 香蕉的9大功效與作用
- 香蕉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水果,幾乎在全世界都可以輕松購買到。雖然香蕉價格便宜且易獲得,但它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
- 關注:841
- 鮰魚與鯰魚的區別
- 說到鮰魚,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是鯰魚,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太像了,導致很多人總以為鮰魚是鯰魚,其實它們還是有差別的
- 關注: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