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熱浪來襲!Get小暑養生秘訣!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小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過,一日熱三分”之說,在這種悶熱潮濕的天氣下,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健康問題,又如何在養生方面做出相應調節呢?
7月5日,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時令節氣與健康”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專家對于小暑時節健康養生方面的建議,下面請收好這份時令指南吧。
熱浪縱橫!室外防中暑,室內防空調病!
小暑期間“天氣熱如湯”,在戶外容易出現中暑,在室內又容易患空調病,想要過一個健康清爽的夏天可真是不容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潘力軍提示,白天外出時,注意采取防曬、降溫措施,比如戴遮陽帽、噴霧降溫等;運動量較大時,少量多次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口渴等中暑癥狀,應及時到陰涼處休息,補水降溫。
而當處于室內的空調環境中時,一是要做好空調清潔;二是設定好空調的溫度,不宜低于26℃,而且每隔2到3小時需開窗通風20到30分鐘;三是防止室內外的溫差過大。
“情緒中暑”怎么辦?試試中醫小妙招
炎炎夏日,你有沒有突然升起過“無名火”?持續高溫易使心情煩躁,我們在謹防中暑的同時,還要當心“情緒中暑”。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魯藝對此提出了一些中醫建議。
首先,靜以養心。要避免在高溫天氣進行劇烈活動,推薦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體力消耗較小的活動,如散步、打八段錦等,幫助氣血流通,保持心境平和。其次,小睡安神。在夏季的中午進行一個短時間的午睡,有助于收斂心神,如果不具備午睡條件,打坐、靜坐或閉目養神有同樣作用。
魯藝教授特別指出,揉按兩個常用穴位對清心安神有很好的效果,一個是勞宮穴,在半握拳狀態時中指所指的掌心凹陷處,揉按有酸脹感;另一個是內關穴,在掌橫紋上兩寸,也就是三指的地方,肌腱中間的凹陷處。快找到這兩個穴位,給心情“降降溫”吧。
小暑食養,如何吃出清涼、喝出活力?
進入小暑,我們還可能會感到精神疲憊,甚至出現腹滿腹瀉、胸悶口干等癥狀。應對暑熱,魯藝教授建議我們可以通過飲食調理。
首先,蓮子、山藥、薏仁、陳皮這些食物都具有健脾化濕的功能,脾胃不虛弱的人群還可以增加一些性味偏寒涼的食物,如綠豆、絲瓜、黃瓜等。如果總是感到疲憊,不妨用小麥、龍眼肉煮粥,有助于益氣健脾,緩解精神不振。另外,高溫天氣下出汗過多,易造成口干、氣短,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尤其對于體弱人群,服用生脈飲或者西洋參茶可以有效改善。
小暑到,盛夏始。大家一起行動,科學養生,健康度過悠悠夏日~同時提醒大家,夏天通常是中暑、腸道疾病、熱傷風等疾病的高發季節,若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6-22
關注: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2235
- 香蕉的9大功效與作用
- 香蕉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水果,幾乎在全世界都可以輕松購買到。雖然香蕉價格便宜且易獲得,但它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
- 關注:849
- 鮰魚與鯰魚的區別
- 說到鮰魚,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是鯰魚,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太像了,導致很多人總以為鮰魚是鯰魚,其實它們還是有差別的
- 關注: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