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瓜子,是窩瓜和角瓜的子實,是吉林省傳統的京果之一。
▽吉林白瓜子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窩瓜和角瓜均屬葫蘆科,一年生栽培植物。原產于印度,早在一千年前即已傳入我國。吉林省栽培窩瓜和角瓜歷史悠久。瓜果肉厚味鮮,子粒大而飽滿。每當春天,在冰雪融化、布谷鳴叫的時候,廣大農民就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溝邊、地頭地腦種植窩瓜和角瓜。
進入八月,瓜果陸續成熟,將老瓜分品種切開,取出成熟的子粒晾干,搓去薄皮,即為白瓜子成品。白瓜子,以其顏色和形態,又分為雪白、白板、毛邊和黃厚皮四種,特別是雪白和白板素有“大白板”之稱,遠銷中東、歐洲、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近幾年,經過科學研究,又培育出一種無皮白瓜子,至為珍貴。
▽吉林白瓜子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白瓜子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南瓜子氨酸、多種維生素和油酸、亞油酸、硬脂酸等成分。子仁可用作糖果、糕點的配料,亦可榨油食用,還可炒作零食。特別是加工成五香白瓜子,香酥可口,味香誘人,是人們喜愛的小食品。
白瓜子具有一定醫療價值,對驅蛔蟲和絳蟲有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