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月餅是青海省西寧市的特產。青海中秋月餅,分大月餅和小月餅兩種,均用扇蒸籠做。青海傳統蒸籠月餅出爐后五色俱全,芳香可口。
青海月餅
青海的中秋月餅卻別具一格,與市場上銷售的月餅迥然不同。 在青海,做獻月的月餅,是各族婦女顯示炊事技藝大好時機。歷史上,青海省民間就有制作獨具青海特色大月餅的習俗,青海大月餅實際上不是月餅,而是大饅頭,其獨特之處就在于精致的面藝制作和所具有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在青海,做獻月的月餅,是各族婦女顯示炊事技藝大好時機。中秋月餅,分大月餅和小月餅兩種,均用扇蒸籠做。大月餅一扇蒸籠只蒸一個,小月餅根據蒸籠大小,一扇蒸蘢可蒸4-8個。各地都用色香兼備的香豆粉、紅曲、姜黃等,分別研細作為“色素”。將上等粉發酵后,揉好搟開,上面涂上一層清油,撒上一種“色素”,用手攤勻,把它卷起來,揉成圓塊,又搟開,再上涂清油,加另一種“色素”。就樣三次、四次、五次,把“色素”逐層加進去,有時還加紅糖之類的糖粉。蒸好后當你切食月餅時會看到十層八層的月餅層,五色俱全,芳香可口。大小月餅的做法大體一致。不過對大月餅的加工格外精心。
大月餅底徑約20厘米,分白皮和彩瓤兩部分。彩瓤面調成3色:用紅曲粉調者為紅瓤,香豆粉調者為綠瓤,姜黃調者為黃瓤。按外紅、中黃、內綠的層次團成3層內瓤;再包以白面外皮,并裝點上各種用彩面做的小花、小動物及染紅的杏仁等。月餅花飾繁多,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如有的在大月餅中心做一蟠桃圖案,然后擔制一條鱗甲斑斑的長蛇,從左盤臥起來,蛇頭對蟠桃,兩眼眈眈而視。習俗認為蛇乃子嗣子兆,蟠桃則是福壽仙品。通過獻月,祈求生一個福壽雙全的兒子。有些農業區的藏族婦女,在月餅中心面,設計三個寶塔圖案,周圍為十八朵艷花。意即十八羅漢慶三寶(三寶藏語叫光角松)。有些婦女,在月餅中心捏塑一個壽字,周圍作五朵艷花圖案,象征著“五福捧壽”。有些婦女精心加工成松、竹、梅三種植物圖案,均勻分布在大月餅面上,以“歲寒三友”來顯示自已的節操。另外,還有專門給月亮神祭獻的特制大月餅,底徑大致30-40厘米,外皮和彩瓤大致如普通的月餅;但在外皮的上面一側用綠色的彩面做成以椒籽為睛的癩蛤蟆一只,另一側用白面做成巨蟒一條,盤伏昂首張口,向癩蛤蟆做博噬狀。民俗認為月蝕是由癩蛤蟆吞食月亮而引起的,蟒蛇可食癩蛤蟆,因而是月亮的保護神。在中秋之夕月亮還未升起時,預先將祭月的特大月餅連同西瓜、水果、糕點等供在西窗下。小孩子們敲擊鐘罄以待月升,拜月之后可享受供品。
中秋節期間,親友鄰里會互相饋贈品嘗,暗含評比之意。
青海月餅的做法:
將上等粉發酵后,揉好搟開,上面涂上一層清油,撒上一種“色素”,用手攤勻,把它卷起來,揉成圓塊,又搟開,再上涂清油,加另一種“色素”。就樣三次、四次、五次,把“色素”逐層加進去,有時還加紅糖之類的糖粉。蒸好后當你切食月餅時會看到十層八層的月餅層,五色俱全,芳香可口。大小月餅的做法大體一致。不過對大月餅的加工格外精心。如有些婦女,在大月餅中心做一蟠桃圖案,然后擔制一條鱗甲斑斑的長蛇,從左盤臥起來,蛇頭對蟠桃,兩眼眈眈而視。習俗認為蛇乃子嗣子兆,蟠桃則是福壽仙品。通過獻月,祈求生一個福壽雙全的兒子。有些農業區的藏族婦女,在月餅中心面,設計三個寶塔圖案,周圍為十八朵艷花。意即十八羅漢慶三寶(三寶藏語叫光角松)。有些婦女,在月餅中心捏塑一個壽字,周圍作五朵艷花圖案,象征著“五福捧壽”。有些婦女精心加工成松、竹、梅三種植物圖案,均勻分布在大月餅面上,以“歲寒三友”來顯示自已的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