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出產美玉的國家。新疆的白玉、碧玉、青玉,東北的瑪瑙,河南的密玉均馳名世界。將玉雕鐫成各種藝術欣賞品,更是中國幾千年傳統的技藝。許多來到中國的歐美人士,都受購買中國玉器珍玩和收藏。上海是我國玉雕工藝品的重點產地,能工巧匠云集,創作設計精巧,產品造型優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上海玉雕主要有爐瓶、人物、飛禽、走獸四大類,其中以爐瓶最為著名,它以穩重典雅的造型,古樸精美的紋飾,富有濃厚的青銅器趣味而為人稱道,在玉雕行業中獨樹一幟。上海爐瓶的品種很多,有爐、瓶、鼎、鹵、爵、熏、杯、盒、燈等。造型也多樣化,有三腳爐、四腳爐,有鶴爐、象爐、鳳爐、雞爐、鷹爐、羊爐、洋花爐、雙羊尊、雙雞尊、雙牛尊、雙象尊以及各種鏈條瓶等。全國著名的“南玉一怪”、上海玉石雕刻廠劉繼松工藝師設計制作的《翡翠百佛爐》,在體高七點五英寸,直徑八英寸爐瓶上雕刻的九十尊造型不同,神態各異的佛像,一九八0年九月在日本橫濱舉行的“上海工藝品展覽會”上,引起參觀者的極大興趣。
上海玉雕藝人善于運用各類玉石的天然形狀和不同色澤,就料設計,因材施藝,創作出富有情趣的名作。工藝師孫天儀用整支珊瑚設計制作了一條《云龍》,雄偉生動,被收藏于上海博物館。劉忠榮、胡永德等借一塊玉上面有黑白二色,仿制成商朝青銅器黑白玉調色器,在一九八0年全國玉雕產品質量鑒定會上,被評為爐瓶產品第一名,并榮獲一九八一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
上海玉雕藝人還制作了幾件世界罕見的巨型玉雕。一九六二年,由以制作花鳥走獸見長的魏正榮和擅長仕女、佛像的關盛春兩位老藝人主持,制作了重達四千多斤的巨型玉雕件《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刻畫了我國征服世界屋脊的四十一名登山隊員的英雄姿態,這一產品,被周恩來總理定為國寶,交付國家收藏。一九七九年,上海玉石雕刻廠在工藝師黃德榮主持下,由幾十名藝人合作,用一塊七千三百公斤重的大青玉,設計制作了高二米六十,寬一米四十的《萬水千山圖》,在它的上面展現了一幅紅軍長征,氣勢磅礴的歷史長卷。藝人們運用圓雕、深淺浮雕、透雕以及鏤雕結合運用的各種技藝,歷時經年,雕成了這件有史以來的巨型玉雕,勝過了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乾隆年間制作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圖》。
現在,上海出口的玉雕,每年數量以萬計,這些產品至以公斤計的爐瓶,小至成套的微型音器,古代兵器,不僅選料精致,而且技藝精湛,大都出自名工巧匠之手,因此得到國外人士的普遍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