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乒乓球廠生產的紅雙喜乒乓球,是被國際乒聯批準為國際比賽用的名牌產品。
“紅雙喜”的由來,是一九五九年四月,國際乒聯作出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將于一九六一年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的決定,但在籌備時碰到一個傷腦筋的問題:錦標賽采用何種乒乓球?中國當時還不能生產適宜于國際比賽的優質球。有個外商提出,如果采用他經營生產的乒乓球,可以全部免費奉送。這個建議被謝絕了。周恩來總理決定把試制比賽用球的任務交給上海,寄語上海工作階級,一定要早日造出國際比賽用球,為國爭光。
這項光榮任務鼓舞了上海華聯乒乓球廠(上海乒乓球廠的前身)的職工,他們組成試制小組,在有關單位的配合、幫助下、從原料配方到生產工藝,進行了許多多次的試驗,不久便完成了比賽用球的樣品。經國際乒聯鑒定,認為完全符合國際標準,同意在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正式使用。這時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前夕,為了紀念建國十年大和紀念中國乒乓球隊員容國團在廿五屆世乒錦標賽奪得的第一個冠軍,便給這種乒乓球定名為“紅雙喜”。“紅雙喜”乒乓球,由于重量適中,圓度標準,擊球穩定,落點正確,兩頂軟硬均勻,使用時清脆舒服,因而在一九六一年二十六屆世乒錦標賽上,受到各國運動員的贊揚。
生產紅雙喜乒乓球的上海乒乓球廠并不以此為滿足,他們為了精益求精,不斷提高質量,除了嚴格遵循國際乒聯規定的重量、尺度、彈跳、外觀四項質量標準,適當提高“保險系數”外,還補充制定了重心、硬度、牢度、內質等質量標準。在生產中堅持專料專用,定機定人,專線生產、層層檢驗。
二十多年來,由于“紅雙喜”嚴格保證質量,一直被用作國際比賽球。一九七二年,國際乒球委托瑞典SKF軸承廠鑒定中國、英國、瑞士、聯邦德國、日本等五個國家、七個牌號的國際比賽用球,結果,“紅雙喜”名列第一。一九八0年,國際乒聯決定,將生產單位選送樣品球進行鑒定的辦法,改為由評議機構直接從市場購買商品球進行鑒定,“紅雙喜”乒乓球又一次經受了考驗,仍然名列前茅。
現在,“紅雙喜”乒乓球不僅作為國際、國內比賽用球,每年還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產量提供出口,遠銷世界六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都享有美好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