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剪紙藝術,在幽雅寧靜的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或繁華熱鬧的上海工藝美術服務部,經常可以看到剪紙藝人的精彩表演:一把剪刀一張紙,嚓嚓幾分鐘,就能剪出惹人喜愛的草木花卉或飛禽走獸。要是你樂意,藝人們還能為你代剪頭像,那形似神傳、惟妙惟肖的即席之作,一定會樂得你哈哈大笑。
剪紙是道地的民間工藝。鄉坊流傳,由來已久。唐代段成式寫的《酉陽雜俎》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述:“剪紙為小幡,或懸于佳人之首,或綴于花下,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以戲之。”以此推算,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剪紙流行我國南北各地,每逢節日良辰,還都喜歡剪紙張貼,是民間用來美化生活,祝賀喜慶最喜聞樂見,通俗普及的一門藝術。
剪紙源于現實,妙在夸張。制作工藝有剪與刻之分,除了用剪刀剪之外,還有用特制的小刀刻出鏤空的圖案。剪紙的創作題材非常廣泛,戲劇人物,寓言童話,名勝風景,花草蟲鳥和飛禽走獸都可入畫。上海的剪紙,以剪紙工藝師王子淦為代表,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王子淦十三歲開始剪紙生涯,至今已度過了五十個藝術春秋。他的剪紙民間氣息濃郁,取材廣泛,人物、風景、花卉、蟲魚、飛禽、走獸、裝飾圖案,無不精通。他吸取了北方剪紙的優點和其他姐妹藝術中的藝術素養,形成造型簡練生動,粗獷淳厚,運刀利索,線條流暢的獨特藝術風格。特別是裝飾圖案,構思既有傳統裝飾的對稱、均衡、工整的基礎,又能突破舊圖案古板呆滯的格局,用夸張、對比、精細相間的手法,強調形式美對裝飾圖案的意義,在剪紙藝壇中別樹一幟。他創作的《一唱雄雞天下白》、《喜鵲躍枝頭》、《雙鳳牡丹》等作品,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贊為杰作。近年來,王子淦多次應邀去日本、美國表演,受到國外人士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