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方法的演變
茶葉被我們的祖先發現以后,對它的利用先后經歷了幾個階段,才發展到如今天這種用開水沖泡散茶作為飲料的飲用方式。
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僅僅是把茶葉當作藥物,這與《神農本草》記載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相吻合的。茶葉具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區的群眾當作藥用,在古代醫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茶作藥用就更不奇怪了。那時人們從野生的茶樹上砍下枝條,采下嫩梢芽葉,放在水中燒煮,然后飲其汁水,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這樣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澀,因此那時稱茶為“苦荼”。至遲到秦漢時,人們創造了半茶半飲的制茶和煮茶方法,即不直接燒煮鮮葉,而將制好的茶餅在火上灸烤,然后搗碎研成細末,沖入開水,再加蔥、姜、橘子調和。這種在茶中加入調料的飲法,在我國的部分民族和地區中沿習至今,如傣族飲的“烤茶”,就在鐺罐中沖泡茶葉后,加入椒、姜、桂、鹽、香糯竹等。到唐宋時期,飲茶之風大盛,當時人們最珍愛福建的建溪茶,這種壓成團餅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分別壓有龍鳳圖案,稱為“龍團鳳餅”。飲茶時先將團茶敲碎,碾細,過篩,置于盞中,然后沖人沸水,這就是所謂的“研膏團茶點荼法”。當時皇宮、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間還盛行茶宴,茶宴的氣氛莊重,環境雅致,禮節嚴格,且必用貢茶、清泉和名貴茶具。茶宴的內容大致先由主持人親自調茶,以示對客人的敬意,然后獻茶,接茶,聞茶香,觀茶色,品茶味。茶過三巡之后,便評論茶的品第,稱頌主人的道德,以及賞景敘情。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龍團鳳餅糜費民力錢財,于是親自下詔:“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從此人們不必將茶先壓成餅,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壺或盞中沏泡條形陰散茶,使飲茶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人們把盞玩壺品茶,也使盞、壺的制作更加精美。這種飲茶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目前,除了為適應快節奏的生活,一部分人飲用即沖即飲的速溶茶,或為了治病保健的需要,飲用含茶或不含茶的保健茶外,飲茶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沒有發生什么變化。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3-16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4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3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2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0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