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與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又叫“蛟湯面”,它的特點(diǎn)是只吃面不喝湯。把面倒在鍋里,吃第二碗面又將原來的湯舀在碗里。說起這種風(fēng)俗習(xí)慣還有一段生動的故事。
西周的時候,周文王和他的祖先就在岐山定居。那時,還是部族,他們出外打獵,當(dāng)他們行至渭河畔時,只見一條大蛟龍從水里騰空而起,張牙舞爪,遮天蔽日。這只蛟龍經(jīng)常在空中興妖作怪,殘害庶民。有時,在空中卷起陣陣狂風(fēng),遍地飛沙走石,吹得墻倒房塌,吹得牛羊杳無蹤影。有時掀起漫天烏云,大雨傾盆,河水泛濫,村舍淹沒。萬惡的蛟龍,奪去了許多人的性命。周文王和他的部族早對這條吃人的大蛟龍恨之入骨。今天見它又出來興妖作怪,不禁怒起心頭,一個個劍拔弩張。這只大蛟龍?jiān)诳罩蟹瓭L了三圈,張開盆一樣的大口,又要行妖。說時遲那時快,周文王命令手下人一齊彎弓射箭,霎時間空中響起了箭鳴聲。大蛟的兩眼被射瞎,咽喉被斬?cái)啵瑨暝艘粫瑥目罩械湎聛怼V芪耐踝呓豢矗灰娺@條大蛟龍足有五丈多長,一千多斤重。大家高興地圍著蛟龍唱了起來:“蛟龍作惡兮,傷害庶民,渭水泛濫兮,不得安寧。文王積德兮,為民除害;普天同慶兮,其樂無窮。”
據(jù)說,蛟龍的肉味道鮮美,人們吃了它的肉,可以驅(qū)惡除邪,延年益壽。周文王命部下把蛟龍?zhí)Я嘶厝ィ绯珊苄〉娜鈮K,做成臊子,放在幾十口大鍋里,調(diào)成湯。所有的人都將面條撈在碗里,周文王親自掌勺舀湯,大家吃完面后,又將湯倒回鍋里。這樣,一萬多人都嘗到了蛟龍肉。從此,周部落在岐山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直到解放以后,周公廟內(nèi)還保存著一口很大很大的飯鍋,據(jù)說,這是當(dāng)時吃臊子面遺留下來的。
飲食禮儀特產(chǎn)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chǎn)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bǔ)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chǎn)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zhì),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guān)注:215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guān)注:16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shí)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guān)注: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