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裹蒸粽,的確是一種富有地方風(fēng)味特色的著名小吃。裹蒸粽,本來在廣東以至全國各地都有制作和售賣,但一般都限于每年舊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期間為多其起源據(jù)說是為了紀(jì)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肇慶裹蒸粽地域特點(產(chǎn)品特色)
肇慶裹蒸粽的特點主要是:體積大,用料豐富多樣,味道濃郁甘香。其品種一般有:大裹蒸、中裹蒸、小裹蒸三種;均以糯米、綠豆、豬肉、冬葉等作主要原料。大裹蒸每只用糯米為八兩至一斤,中裹蒸用糯米約五兩,小裹蒸用糯米三兩;餡料視糯米用量的多少作適當(dāng)?shù)脑鰷p。
制法是:先將冬葉、糯米洗凈,綠豆磨破去殼,以精鹽適量把糯米拌勻,把豬肉切成厚塊,以曲酒、芝麻末、胡椒末適量加入拌勻作餡,包裹后放入大鍋,加水煮至糯米和綠豆松化,即可取食。
除大、中、小三種裹蒸外,還有一種在上述用料中加入冬菇、臘鴨、咸蛋等,稱為“七星裹王”,為栗子、白果、燒肉、風(fēng)腸、肇慶裹蒸中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