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視劇《銅嘴大茶壺》的人大概都會記得,人藝?yán)涎輪T牛星麗在劇中扮演的主角,就是手持大茶壺賣茶湯的。
要說,茶湯究竟屬于哪朝哪代的發(fā)明,這大概誰也難說清。不過多少年來,甭管是哪朝哪代,逢年過節(jié),這茶湯便總是在廟會上一顯身手,惹得一群群大人孩子睜圓了一雙驚奇的眼。您看,那賣茶湯的桌子上,放著把锃光瓦亮的大號銅壺。壺嘴、壺把、上口、底足都鑲著用黃銅雕刻的花紋,壺體兩側(cè)各鑲著一條金魚在小草中游動……等到爐火燒旺的時(shí)候,只見壺中開水翻滾,熱氣騰騰。更有意思的是,您再看眼前這賣茶湯的大師傅,兩腳分開,雙臂擺平架勢,一手拿碗,另一只手搬壺倒水,碗口距壺嘴兒足有一二尺遠(yuǎn),眼見那冒著熱氣的開水由壺嘴兒噴射而出,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碗中,且點(diǎn)滴不漏,動作準(zhǔn)確優(yōu)美。其實(shí),要沖好它,真得需要很高的技巧,首先,得一次完成,絕不能拖泥帶水,滴滴答答地往碗里對,否則茶湯準(zhǔn)是生的,那賣主可就虧了本兒了。再有,出水雖猛,但絕不能澆在手上,要不,手也燙了,碗也砸了,賠本賺吆喝,那就更不合算了。所以,賣茶湯的老師傅都練有一手絕活,別瞧全部動作總共才有幾秒鐘的時(shí)間,可練好這一手,恐怕得花上幾年的工夫。
“八寶茶湯”的主要原料是糜子面,佐以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等果料,因果料有八種之多,故也稱“八寶茶湯”。舊北京時(shí),也有小販走街串巷邊吆喝邊賣的。一副擔(dān)子,一頭是放原料和瓷碗的柜子,另一頭是在一個(gè)小火爐上放把黃銅高嘴兒壺,壺高足有三尺,擦得金光閃閃,清潔美觀。小販如此,店家也同樣是用這樣的銅壺,架在店門口,遠(yuǎn)遠(yuǎn)地就能看得見那兒立著個(gè)龐然大物。那時(shí)的人也挺聰明,這等于是不花錢在做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