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立秋節氣了,立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之后,天氣會慢慢轉涼,不會感覺那么炎熱,8月7日是立秋節氣,那么立秋是秋季開始嗎?有什么習俗?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立秋是秋季開始嗎?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一般在每年公歷8月7或8日。立秋表示季節轉換的開始,但氣溫并不會立馬降下來,立秋還處于三伏天當中,氣溫還是非常炎熱的。
我國各地的海拔、緯度不一樣,實際上是不可能在立秋這天同時進入秋季的。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氣象學上的規定,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低于20℃才算入秋。
二、立秋在飲食上有什么習俗?
1、啃秋
在立秋有“啃秋”的飲食習俗,所謂的啃秋其實就是吃西瓜。西瓜秋天吃容易寒氣入體,引起胃腸道的不適。“啃秋”其實是和夏天說再見,招手迎接秋天的到來。
2、貼秋膘
經過了夏天,人們都瘦了一圈,所以立秋之后要貼秋膘,把夏天減去的肉都補回來,這樣才能有十分強壯的身體抵御越來越冷的秋天。所謂的貼秋膘其實就是吃各種肉,比如紅燒肉、燉豬蹄、燉雞湯、醬大骨頭等等,多吃這些肉類就是貼秋膘了。因此到了立秋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各種大魚大肉,既是慶祝立秋,又是增加營養。
3、喝秋茶
到了立秋,很多地區會喝秋茶。喝過茶的人都知道,茶一般分為綠茶和紅茶,而在春夏的時候是比較適合喝綠茶,到了秋冬季則是喝暖胃的紅茶比較合適。所以在立秋的時候,大家就會用紅茶代替夏日的綠茶,泡上一壺秋茶,每人一杯品嘗紅茶的茶香。
4、吃秋食
秋食其實就是面食,在南方把餛飩作為立秋時候吃的秋食,而在北方則是以餃子為代表。所以到了立秋的時候,吃餃子或者吃餛飩迎接立秋的到來。
以上就是關于立秋的相關介紹了,立秋開始,天氣就逐漸涼爽,要注意吃一些降火氣、除秋燥的食物,像山藥、秋粥、肉類等等食物,這樣我們才能內心寧靜,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