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胖最危險
據世衛組織近期公布的2020最新全球癌癥數據,大腸癌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癌癥,且患者年齡正逐漸年輕化。結合近幾十年來果汁、汽水等含糖飲料和肉類攝入量的不斷增加,高脂高糖的飲食習慣被認為可能是大腸癌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而飲食對于青少年的影響首當其沖。
過去有研究表明,高糖攝入可會引起胰島素阻抗,進而造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促使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近日,來自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Gastroenterology》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發現青春期大量攝入高糖食物的傷害,會顯著增加大腸癌的患病風險。
青春期胖最危險!研究:未成年的糖分攝入讓大腸癌風險大增
研究人員對33106名女性參與者進行調查和分析,統計了參與者在青春期(13至18歲)間攝入的包括果汁、人造甜味飲料在內的食品種類及用量,并定期詢問參與者是否進行了大腸鏡檢查及其診斷結果。
結果發現,有12.6%和4.8%的參與者在青春期分別至少攝入一份及兩份甜味飲料/天,這些甜食平均約占每日卡路里的2.6%,顯著高于成年參與者,且愛喝甜飲的人更喜歡食用紅肉,而水果和蔬菜攝入都很少。
整體來說,青春期時果糖攝入量每增加5%卡路里/天,會使總腫瘤患病風險分別增加30%。
每日一罐含糖飲料恐促大腸瘜肉生長
現今全球患有肥胖癥的人口數開始節節上升,以玉米糖漿為原料的飲料更是在全球造成慢性疾病問題。就是在此時開始流行。而這段時間內,結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不僅如此,發病年齡層也有下降的趨勢。研究人員為了了解這些含糖飲料的攝取是否對腸癌的發展有直接相關,于是開始展開研究。
研究人員將實驗用小鼠用于模擬人類大腸癌的早期患者,每天喂食它們400μL的25%玉米糖漿溶液,這大概相當于人們每天喝一罐約340mL的可樂量,還遠不足以讓小鼠發胖和代謝紊亂。但八周后發現有了變化,雖然它們腸道中產生的腫瘤總數并沒有增多,但竟讓大腸瘜肉長更大。
青春期胖最危險!研究:未成年的糖分攝入讓大腸癌風險大增
高風險人群不應飲任何含糖飲料
過去研究指出,糖尿病與大腸癌也有關聯,因此在藥物控制血糖的同時,得從根本做起,盡量避免飲用這些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飲料及食品,而非僅依賴藥物即可控制血糖。Marcus Goncalves表示,若為大腸瘜肉的高風險族群,不應該食用任何含糖飲料,若已罹患大腸癌,攝取高果糖玉米糖漿,相當于在喂養自身腫瘤。此研究已刊登于美國《Science》(科學)期刊。
無論從減肥還是身體健康考慮,我們都應該在合理范圍內盡量減少糖的攝入,尤其含糖飲料更是要嚴格把控,畢竟,越來越多人將糖視為「癮」,小心越喝越多,對于健康的影響越大!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656
- 獼猴桃要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嗎?
- 獼猴桃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它的吃法比較多,營養價值高,深受人們喜歡,很多人都會經常吃獼猴桃。
- 關注:163
- 什么是明膠?明膠對身體有害嗎?
- 明膠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明膠(Gelatin)是由動物皮膚、骨、肌膜、肌魅等結締組織中的膠原部分降解而成為白色或淡黃色
- 關注: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