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多達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危險因子之一,但也是人們可以靠著飲食自行控制的一項指標。近日的研究指出,無論是紅茶還是綠茶,有對于降低血壓有所助益。
「茶葉」是由茶樹的鮮葉,經各種不同的加工方法及發酵程度不同而成的。像是綠茶是把鮮葉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加工制成;而紅茶是把鮮葉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工序制成。
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所有品種的茶葉都有益于健康,但只有綠茶的研究是最廣泛的,體內體外研究都已表明,綠茶提取物能抑制腫瘤發生、降低罹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
紅茶、綠茶都能通過放松血管降低高血壓
對于愛喝紅茶的人來說,近日的研究帶來了好消息:發表在《Cellular Physiology & Biochemistry》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綠茶和紅茶中的化合物,都可以通過火花血管壁上的鉀離子通道蛋白來放松血管。這個發現有助于解釋茶葉為什么能減低高血壓,并為新的降壓藥物設計提供了線索。(tuij 閱讀:不只提神!喝紅茶還有除口臭這些好處)
研究結果表明,茶葉中發現了兩種兒茶素化合物(ECG與EGCG),能夠活化特定類型的離子通道蛋白“KCNQ5”,這種離子通道蛋白可以使鉀離子從細胞中擴散出去,從而減少細胞凋亡。由于KCNQ5在血管的平滑肌中發現,因此這兩種化合物也被認為可以使血管放松,達到減壓的效果。
除了降低血壓,對于癲癇癥狀也有改善效果
研究團隊也發現,兒茶素可以阻止某些較大的分子進入大腦。也就是說KCNQ5同樣存在大腦神經種,并有助于調節大腦電流活動與訊號傳遞;甚至,藉由兒茶素活躍KCNQ5的能力,科學家可修復已受損的KCNQ5通道,進而改善功能障礙而引起的癲癇癥狀。(推薦閱讀:10個喝綠茶的好處,讓綠茶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吧!)
科學家指出,如果能將茶水的溫度控制在35度,最有益于活化KCNQ5。不過,因為人體溫度本來就在36度左右,所以基本上常溫喝入的茶水,都能夠產生效果。
營養師教你3大原則健康喝茶
研究:紅茶、綠茶都能降血壓!營養師3大原則喝茶,還能改善癲癇癥狀
茶葉固然好處多多,不過喝茶時也需要注意,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過量飲茶反而對身體不好。
喝茶時需要掌握3大原則:
不宜飲用熱茶: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早在2016年報告中就指出,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超過65°C的熱飲被放在2A致癌物。因此,即便是用滾水泡茶,也建議放涼了之后再飲用。(推薦閱讀:熱水泡茶抗氧化物「多酚」都沒了!專家教你掌握水溫關鍵)
飯后一小時不喝茶,避免鐵質流失:茶葉中含有高達50%的鞣酸,會妨礙腸道對鐵質的吸收。英國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研究團隊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刊登了一篇研究,指出餐后一小時再喝茶,對于鐵質的吸收就不會有顯著影響。
服藥期間避免喝茶:服藥期間最好不要拿茶這種含咖啡因的飲料配藥,因為茶里的茶堿會導致與藥物結合引起嘔吐、痙攣、心悸等副作用。
另外,如果你喝茶的原因是為了控制血壓,別忘了造成高血壓的根本原因是飲食不健康。國際衛生組織(WHO)建議的人均鈉鹽攝取量則是每天不宜超過5克,吃得太咸就容易高血壓上身。
除了喝茶,你還可以多吃蔬菜,因為蔬菜的低鈉高鉀成分,有助身體排出過多的鈉,促使血壓下降。其他像是木耳、黑米、黑豆等,也都對于血壓改善有正面效果,可以適量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