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出產的白圓蘿卜,不但是一種蔬菜,而且是一種優質水果,當地人常愛生吃。隆冬季節,當水果市場逐漸蕭條時,白圓蘿卜開始上市,如皋城內街頭、巷尾、車站、碼頭,到處擺滿了蘿卜攤子,過往旅客,城鎮居民,隨時可以買到品嘗。
▽如皋白圓蘿卜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如皋種植蘿卜歷史悠久,據說,明朝初期,如皋定慧寺有位高僧,去各地古剎名寺游學講經,途經西域時,發現供菜里有一種白蘿卜片,吃起來十分脆甜可口。他便向齋主索取蘿卜籽,回來后,命廟中佃戶精心栽培,經多年選育,逐漸發展起來。
說起來有點奇怪,這種蘿卜的產區非常有限。只在如皋的城北和城東出產,一個個干凈滑爽,筋少肉厚。有一種叫鴨蛋頭的,白皮白心,狀似鴨蛋,剛出土時,只要用拇指和食指輕輕一彈,頃刻皮進口裂,甜汁滲出,吃起來嫩脆鮮甜,堪稱上品。
相傳清光緒年間,山東一位果農,聽說如皋蘿卜有名,于是就裝上一船雪梨,冒著鵝毛大雪,千里迢迢來如皋換蘿卜。運回山東后,群眾爭相購買,食者個個皆說“如皋蘿卜賽雪梨”。
自那以后,如皋蘿卜的名聲更高。
▽如皋白圓蘿卜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如皋蘿卜的品種除了鴨蛋頭外,還有捏頸洋、百日籽等。因生長期不一樣,各品種的口味有些差異。鴨蛋頭上市早,脆嫩多汁;捏頸洋、百日籽植入土中較深,抗寒力強,深冬出土,所含淀粉轉化成糖分,所以,吃起來格外脆甜。
如皋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其它成分如維生素B2、鈣、磷、鐵的含量都高于蘋果和梨。如皋蘿卜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食后有消渴、清火、降氣、寬中、除積化痰、助消化等療效。
如患感冒咳嗽,只需將半杯蘿卜汁加點冰糖,隔水燉熱化開后,于睡前一次服完,連服三至五次,便可生效。此外,蘿卜中所含的木質素,還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所以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
用如皋蘿卜腌制的“東皋”牌蘿卜條,是銷路很好的出口產品,蘿卜條的形狀如桔片,微卷曲,色桔紅,有光澤,入口脆嫩,甜中帶咸,具有一種特有的香味,供佐餐,能生津開胃,增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