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最熱鬧的觀前街上有一爿糖果店,叫采芝齋。這是一家百年老店,專門出售各種蘇式糖果,如薄荷糖、松子糖、花生糖等。名氣最大的要數粽子糖了。采芝齋的粽子糖因其形如粽子而得名。
▽采芝齋粽子糖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采芝齋的創始人是金隱之。他開始是在現在的洙泗巷對面光明煙酒店門口設攤,專售一種叫謝家糖的小方糖。有一年的五月端午節,金隱之無意中發現孩子們把粽子串在筷子上,蘸著糖,一串一串地吃。
他從中受到啟發,回去即把小方糖改成四角粽子形糖。粽子糖就這樣問世了。采芝齋的發跡與粽子糖有關。相傳光緒年間,慈禧得病,蘇州著名中醫曹滄州被召進宮,為慈禧看病。
曹帶了些蘇州的絲綢、蠟燭和采芝齋的粽子糖作為貢品。慈禧吃了粽子糖,覺得此糖比北京的果汁糖好吃,鮮潔爽口,便問這是什么糖?曹告知是蘇州的粽子糖,吃了能得兒子(粽子即“種子”的諧音)。
慈禧聽了很高興,當即降旨:把采芝齋粽子糖列為貢品。由此,采芝齋的名聲遍及朝野,粽子糖也成了時髦糖果了。曹滄州回蘇州后,建議采芝齋在制糖時加一點能治病的中草藥,如能化痰止咳的川貝等,把粽子糖做成療效食品,銷路會更大。
采芝齋接受建議后,開始以薄荷、玫瑰、松子等作為配料。小小粽子糖價廉物美,不僅可食,且能祛病強身,因此人們都愛吃。
▽采芝齋粽子糖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粽子糖種類多樣,它的主料為蔗糖,因配料不同而有純糖的粽子糖、玫瑰粽子糖、薄荷粽子糖、松仁粽子糖等等。采芝齋的粽子糖甜而不濃,化而不粘,甘美清香,滋潤口舌,是榮養保健之美食。
采芝齋的松仁粽子糖是最暢銷的佳品之一。做粽子糖的松子多取云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的產品,特點是大如巴豆,肉厚、油多。把松子去殼留仁,溶入糖中,冷凝后,如松香琥珀,油黃閃亮,吃起來松子油潤甘香,別有風味,不僅有“甜頭”,而且有“香頭”。
所以,人們到蘇州,都愛買些粽子糖帶回,以饗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