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用貝殼磨制成裝飾品,后來又作為錢幣,到了西周時期,已經能把各色貝殼鑲嵌在器具上做為裝飾,叫做“螺鈿”,以后各代均有發展。青島貝殼畫就是在這種“螺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青島貝雕畫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青島貝雕廠開始只能生產較簡單的平貼貝雕畫,逐步發展為半浮雕和接近立體浮雕式的作品。貝雕工人把浮雕的表現方法和中國的傳統繪畫結合起來,將雕、貼、噴、畫并用,使貝雕工藝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青島貝雕畫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他們制做的《文成公主進藏圖》巨幅畫屏,長三米多,高一米多,整個畫面安排了八十四個人物,一邊是唐朝的送親文武使者、樂隊儀仗和燈籠車馬;一邊是西藏迎親的文武官員、樂隊和牦牛等,構圖嚴謹、層次分明、色彩富麗、氣氛熱烈,生動地再現了文成公主進藏的盛況。
他們制作的《長城》貝雕畫,古老的長城蜿蜒于叢山峻嶺之中,巍峨雄偉、氣勢磅礴。